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深化中国早期都城研究


    都城制度是人类社会早期各种制度的一个方面。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许多社会与文化特征的形成都与都城制度的发展有关。8月10—11日,“中国早期都城制度问题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周礼·考工记》研究、春秋战国诸侯都城问题研究、先周西周都城问题研究、夏商都城问题研究等议题,深入挖掘中国历史蕴含的经验、智慧和创造精神,为坚定“四个自信”提供历史依据和精神滋养。
    重新解读传世文献
    我国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界对《周礼·考工记》的规划体系与规划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给予了高度关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庆洲表示,《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是礼制观念的集中体现。它与《管子·乘马》等传世文献共同影响了后世的都城规划。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阙维民认为,在《周礼·考工记》的都城规划理念中,并没有“中轴线”这一概念。他表示,《周礼·考工记》中的都城规划理念主要阐述于“惟王建国”“量人掌建国之法”“匠人建国”与“匠人营国”这四段文字,分别涉及思想层面的都城规划、测绘档案层面的都城规划、图纸层面的都城规划和都城规划的实施。《周礼·考工记》的都城规划理念以井田制区域规划为基础,强调城乡一体规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武廷海从《周礼·考工记》成书年代研究考工记匠人的知识体系。武廷海提出,“匠人营国”是“匠人”工作的一部分,匠人属于“百工”。《周礼·考工记》实际上是关于“百工”技术与工艺的文献。《周礼·考工记》中的文本可能取材于先秦或秦汉不同时代,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对“考工”的新要求。
    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宏伟看来,“匠人营国”的对象不是指西周时代的诸侯大国都城。“建国”或“建邦”“建邦国”等属于专门性词语,其含义等同于“封国”。“九里之城”与“百里之国”“三里之宫”的结合,形成诸侯国都城外郭、内城、王宫三层次的礼制格局和尺度。这种礼制格局和尺度,与周代诸侯国都城建设的实际尺度差距较大,但其规划设计的思想与原则,能够反映出西周时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理论所达到的艺术与科学高度。
    完善对中国早期城市的认知
    都城制度是指有关都城建设方面应遵守或遵循的规则、规制,也指在长期的都城建造过程中形成的模式、式样等,主要包括设都制度、都城等级(规模)制度、都城类型制度、都城选址制度、都城规划布局制度、都城结构制度、都城分区制度、都城墓葬制度、都城防御制度等。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国硕认为,中国早期国家先后建造了一系列都邑,在都城设置方面已形成一定的规制和模式。
    中国历史上,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区域空间权衡理念的支配下,许多王朝或政权除了设置首都(或称为“主都”)以外,还设置了一些辅助性都城,即陪都(或称为“别都”),从而形成同一政权同一时期有多座都城并存的局面,基本构成由一座主都与若干陪都所组成的复杂都城体系。
    在国家主要都城之外另设辅助性都城,以同时存在的多座都城来有效统治疆域、强化政治管理的政治制度,可以称为多都并存制度。多都并存制度是我国古代建都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各个统一王朝及大部分割据政权都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都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潘明娟认为,先秦时期是多都并存制度的形成时期,同一王朝或政权的多个都城的设置情况与设置背景、都城的政治地位及都城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先秦多都并存制度对后世的都城体系、城市形态和城市结构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影响。
    潘明娟表示,多都并存制度本身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在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几乎大部分王朝或政权都采用多都并存制度。虽然历朝设置都城的形式、数量、原因、都城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但广泛而普遍存在的多都并存制度,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陪都对其所辅助的主要都城发挥了支持作用。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萧正洪认为,我们需要更好地运用传世文献、出土史料与民族史调查三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历史分析、区域研究、田野调查等方式,对周边地区的都城进行研究,以丰富对中国早期城市(不只是都城)的认识,完善对于中国早期城市的体系性、结构性认知,展现文明发展的多样性特征,进而理解和解释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空间的冲突、融合和整合。
    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古都学会联合主办。
    记者 陆航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