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人类学应用 >

非物质的问题:视觉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的方法论


    内容提要:本文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音像呈现。文章讨论了遗产呈现话语与实践的转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进程中各社区、群体和个人更广泛的参与。作者从建构主义的范式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创作与传播的过程。为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音记录中汲取真知灼见,本文讨论了文化的影音呈现与记录的方法论手段,及其在视觉人类学范畴内的发展及应用,同时强调了各自的范式。
    关 键 词:视觉人类学/方法论/记录/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作者简介:希纳·南希·埃勒魏因(Shina-Nancy Erlewein),[斯洛文尼亚]科特布斯大学遗产研究博士、硕士项目讲师。
    译 者:张弼衎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①,于2003年正式通过,它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与编目的一系列程序,与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②异曲同工。2008年,三大名录应运而生:《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3个项目)、《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36个项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2项,项目及实践;数据截至2015年12月)。所有这些项目都采用现代科技与传媒的方式进行推广。事实上,文化实践和表达的影音呈现与记录,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CH)保护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地区、国家和全球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广泛的实践。
    影音呈现包括媒体、技术和实践,通过这些介质,意义得以产生,并在社会群体中传播。这些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所处位置的主体性,它们可以从某个社会文化群体外部产生,也能以一种协作的方式在其内部产生。此外,许多对抗竞争的呈现形式也许会在同一时期存在,甚至能促进彼此数量的增加。尽管如此,在文化呈现的全球模式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群体、组织和个人,以及他们的观点、诉求和需要,在预生产、生产和再生产的生态链中仍然被边缘化了。参与选择、决策和消费的这些过程很少造福于各个社区成员,然而与此同时在一些情形下,“他们”的遗产被建构成代表性的遗产,并进入了公共的领域,进而加剧了非遗实践社区之外人员的文化挪用。
    的确,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音呈现工作,关键是要考虑呈现的策略。我们需要审慎地选择方法论和工具,因为影音呈现与文化实践的载体构成了文化记忆,掌控着知识与实践。因此,我们不得不同时提出几个问题:影音手段如何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哪些主体参与了文化呈现的生产、消费和管理,从而建构或重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谁具有潜力来塑造和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赋予的意义?难道我们要遵守一种从上而下的呈现制度——只有经筛选的少数人能表达他们的观点,把他们的理念视觉化,然后将其安放于文化记忆之中?或者,这些呈现过程的实践能否变得大众化,能否也阐释和呈现植根本土的观念?2003年的公约有没有提供这样做的依据?
    本文的框架如下:第一部分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的《公约》。该部分展示了《公约》使用的一些核心概念,并指出了遗产政治中的观念转变,即《公约》承认社区、群体和个人在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核心作用。第二部分关注影音呈现和文化记录的不同策略和方法,这些方法已经在社会/文化人类学,特别是在视觉人类学中得到了发展,此处还分别对这些范式进行了阐述。该部分概述了文化呈现的方法从现实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转变,聚焦于合作、对话和交流。最后,第三部分概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呈现的反思和总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