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书臣 张金福: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阐发与实践(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4:11: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石书臣 张金福 参加讨论
1.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中华“和合”文化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理念,中国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先秦时期,西周史伯在为郑桓公分析天下时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这里的“和”就是一种差异性、多样性的统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同事物在和谐统一中才产生新的事物,如果事物完全相同则无法发展。春秋时期晏婴在同齐侯的对话中也体现了类似观点,“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则明确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概念和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追求的不是表面上的相同和一致,而在于内在的和谐统一。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更能反映出“和合”文化的本质,即不同要素融合过程中的对立统一、求同存异。 2.和善友爱 在中华“和合”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仁爱、友善、和蔼、谦和、和睦的道德思想。这种和善友爱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仁爱”思想中。“仁”,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意思。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爱人,就是要与人为善。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曰:“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与人为善,要善于推己及人。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张载认为:“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正蒙·中正》)另外,其他学派也不乏关于和善友爱的思想。例如,老子曰:“与善仁。”(《道德经·第八章》)就是说,与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墨子主张“兼爱”,“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墨子·兼爱》)。韩非子也说过:“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这些主张虽然在实践中不免带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都体现了和善友爱的价值追求。 3.协和万邦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协和万邦,是“和合”思想在国家交往层面的展现和应用,语出《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这里的“协”意为“协调”,其目的在于“和”。“协和万邦”就是协调万邦诸侯能够和谐合作、友好往来。尧的“协和万邦”理念为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所传承与弘扬,并被运用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周礼·天官冢宰》中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之说。《司马法》中强调:“国虽大,好战必亡。”《左传·隐公六年》中记载:“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第十五》)《荀子·议兵》中云:“四海之内若一家。”“协和万邦”的理念引申到今天,就是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让世界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4.和衷共济 和衷共济,意思就是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与此意思相近的还有同舟共济、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勠力同心等成语。中国自古就倡导天下为公、和衷共济等理念。早在《尚书·皋陶漠》中就有“同寅协恭和衷哉”的语句,意思是百工同僚彼此和谐恭谨、合作共事,就可以称为“和衷”了。和衷,即和睦同心。《礼记·礼运》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这也体现了和衷共济的思想。“合则强,孤则弱”(《管子》)、“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等思想则进一步突出了和衷共济的重要性。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下》)的主张、“范蠡贩马”的故事等则蕴含了合作共赢的智慧。 5.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基本观点是,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应该遵循而不违背自然规律。中华“和合”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生态智慧。老子就曾提出“天人玄同”的思想,主张人应该杜绝一切违背天道的行为。庄子进一步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主张人与自然融合一体。《易传·文言传》中记载:“与天地合其德”,其进步性在于天人统一也包括心灵、精神上的统一。董仲舒也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张载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此外,也有一些思想家强调对天地万物的爱护,反对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等。例如,孔子提倡“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朱熹强调“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孟子集注》卷十三),管仲主张“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等。 6.知行合一 “知”与“行”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讨论颇多的话题之一,有“知易行难”“先知后行”“重行慎言”“先行后知”等观点,在各种观点相互争论、启发、吸纳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知行合一”理念,体现了“知”与“行”对立统一的思想,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明确提出“知行合一”观点的是王阳明,他认为“知”和“行”是“合一并进”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虽然说他的“知行合一”思想不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所表达的把重视认知与重视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思维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其合理内核传承至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