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研究”田野工作坊专题会议举行(2)


    袁瑾教授本着抢救新河浦历史记忆、复兴传统文化的目的,对新河浦街区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的活化情况展开实地调查。她指出,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都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空间区隔导致社区营造不足;二是随着原住民的迁出,无法合理展现传统文化要素;三是未能发挥记忆场所的文化认同功能。通过对永庆坊和新河浦的对比后发现:保育主体和保育手段的差异将会导致保育效果的差异。她指出,通过对比得到的启示:一是景观更新是基础,是城市外观与形象建设的基本内容;二是功能修复是手段,是建构和谐社会与市民行为的重要表现;三是意义重建是目的,是城市文化内涵与精神的自然流露,也是城市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
    
    下半场由高小康教授主持,季中扬教授、谢中元主任、朱逸宁副教授、孙恩乐教授、李灵灵、刘依、孙壹琴、张娜依次做了专题报告。
    季中扬教授探究了传统手工艺的审美观念及其当代转变问题,他指出中国传统手工艺有两个审美观念贯穿长时段历史时期,一是讲究“材美工巧”, 二是崇尚“仿古”。“材美工巧”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一以贯之的审美观念。古人之所以讲究“材美工巧”,不仅仅是为了耳目之娱,更为重要的是想通过精美的器物来礼敬祖先,期待这些“物”能够传世。“物”之传世不仅意味着财富可以世代累积,而且意味着通过“物”作为媒介,可以让后人念想自己。而崇尚“仿古”的审美观念,一是礼仪的需要,二是满足收藏的需要。目前传统的审美观念依旧传承不息,其原因他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传统的审美观念已经内化于传统手工艺,与其自身不可分割。其二,消费群体的审美观念有着较好的历史延续性。然而传统手工艺的审美观念在历史中形成的,也必然在历史中发生变革。他认为,以现代美学精神重新审视古典趣味,在古典趣味中注入现代精神,这可能是当代手工艺人所要着力解决的难题。同时,他也强调当代手工艺人既要有意识地转变审美观念,另一方面,又要尊重传统手工艺审美观念历史变迁的内在规律。
    
    佛山十番于 2008 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是目前广东地区较为稀有的传统音乐类非遗之一,迄今学界对其所作研究十分缺乏。谢中元主任从佛山十番的区域生态、佛山十番的礼俗功能、佛山十番的嬗变转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他认为,佛山十番对应着当地历史传统和社会记忆的结构特性与地方民众的心理需求。对于民间传统音乐类的非遗,在施予“临终关怀”般的抢救性保护之外,他强调传统音乐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显得尤其必要,构建传统音乐保护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传统音乐实施供给、流转、消费的过程性管理。对于传统音乐的文化传播、受众培育、接受引导 应持续推进,籍此让传统音乐在民众的生活中尽可能高频率、深层次地产生精神涵养,进而孵育出一种自觉认同乃至主动消费传统音乐的社会氛围,从而最终使得对传统音乐的保护衍化为传承、供给与消费互动的良性实践。
    
    朱逸宁副教授从当代审美文化对传统节庆进行现代阐释,他指出目前传统节庆面临一些尴尬处境:一是民众愿意接受放假却对于传统节日的热情普遍不高;二是政府与民众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存在错位现象,顶层设计与年轻人的亚文化之间的隔阂较深;三是如何了解年轻民众群体接触到的现代传播媒介,通过媒介引导年轻民众关注、传承传统节日;四是传统节庆如何融合现代审美需求和精神娱乐需求。
    
    孙恩乐教授以岭南特有的灰塑为案例,剖析了非遗文化中的技术精华,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非遗文化与当今粤港澳三地混生社会链接。用祖先的智慧,丰富材料运用的多样性,打造现代宜居环境,实施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最终,达到建立丰富多彩的“共同体”的目的,并从中探寻一条复兴岭南非遗文化与技艺传承的新路径。
    
    李灵灵博士以网络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上古流传至今的东方神话、乡野民间传说等,在网络文学中被重新演绎、阐释。她指出,无论是作注、评点或拼接、挪用,都意味着不同历史时期对经典故事IP的解读与接受。这些跨历史时期的对话,使得神话得以活态传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特点:创建新的游戏世界体系,构建“人类神话”,通过重述经典神话IP表达表达自我,折射当下青年在启蒙话语失落的时代,面对高速膨胀的社会迸发出普遍“生存”焦虑;打破古典神话特定的“神性”时空与其他因素“审美杂糅”,具有跨地域跨民族、和科技结合面向未来的特点。
    
    刘依博士以当代桂剧和通剧作为案例揭示了当代非遗记忆空间的都市流动与活化再生的问题。她认为,根据通过空间的交错与并置保存着传统行身份得以承认的自我意识,同时发展着承认的集体共同性,而在承认的当代实践中,传承人将通过对历史回顾的积极传递而相互认可当前有的自我理解,由此形成了一种记忆间性意义上的错落化空间,可以看作是“记忆之场”在当代都市空间的流变走向。在文化记忆在当代空间的互动过程中,上下文语境或者说符号的预设性都构成其意义来源的基础。生态壁龛与都市文化是在语言与图像表意原则上形成的协作机制:文化生态壁龛以其空间性借助并超越了都市空间的表意规则,得以与记忆之场构成了反制约的张力关系。
    
    孙壹琴博士生以设计师汤姆福特推出的以中国龙袍为灵感来源而制作的高级晚礼服长裙作为探讨的切口,探讨龙袍装饰在西方文化环境内如何宣扬“中国风”及当代审美文化的具体沟通方式。晚礼服长裙已经丧失原有龙袍装饰所代表的威信与权力的符号功能,仅从审美功能进行展示。但从“文化仲裁人”的角度看,高级服装与龙袍的成形却又有形似性。她认为,虽然在当代中西方文化审美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会与曲解仍然存在。但不论如何,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势必会对西方观众的认知产生影响,使他们不能完全从中国文化角度出发,感受中国装饰艺术的美感,理解其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它们既体现西方对东方文化的美丽所产生的幻想与迷恋,却也掩盖不了装饰所代表的中国艺术的美感以及文化特色。从审美意义上看,以龙袍为灵感的高级时装既是有所抵制,却也相互结合。
    
    张娜博士探究了后工业时代手工艺文化重构的逻辑条件及路径,她指出自进入工业社会后,手工艺遭遇“双重危机”,一是作为日用品的功能逐渐衰退,二是即使朝向审美艺术发展,也因从业人员过少而缺乏高层次的艺人,导致手工艺审美水平难以有效提升。后工业社会盛行的乃是空间性的、消费的、无深度的文化形态,传统不再是现代的对立面,而是变成了文化消费的对象,此构成了“传统重构”的历史逻辑。而且后工业时代作为审美资本主义时期,传统工业无法维持高速增长,审美创意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作为传统的手工艺走向现代创意发展提供了重要文化条件。她认为,以“审美”为中心重构手工艺文化既要重构消费主体,加强对民众的审美文化教育,培育“文化主体性”,增强消费群体对手工艺的审美认同,也要重构生产主体,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手工行业,扩大从业人员基数,培养高层次手艺大师,为手工艺文化创意产业储备人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