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后期能喝上啤酒:1953年吃上了肉馅饺子(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29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据统计,自部队入朝到1951年6月,共前运干粮3145 万公斤, 占前运粮食总数的16.7%,其中大多数是炒面。 炒面,解决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物资保障,伴随着战士们浴血奋战,打了许多胜仗。通过这五次战役,共歼灭“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23万多人,收复了朝鲜北半部领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志愿军把在国内作战组织给养保障的经验搬到了朝鲜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动战阶段,后方供应的大量炒面,在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炒面长时间作为军队的主食是不行的。洪学智在《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录》中说:因为人体需要多种营养,而炒面的营养成分过于简单,缺乏多种维生素,长期食用会影响战士的体力和健康,影响战斗力。例如:炒面含水分少,长期食用容易上火,许多战士得了口角炎,而且长期吃炒面容易肚胀。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把在国内作战组织给养保障的经验搬到了朝鲜,组织生产,就地取给。 1950年12月23日,经与朝鲜政府协商,志愿军党委发布了《借粮规定办法》。规定军、师、团各级指定一名政治部(处) 主任或副政委专门抓借粮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借粮。第一,挑选得力的政治、民运、军需干部和联络员,组成精干的借粮队,并加强教育,明确任务和方法,严格执行借粮政策和纪律。第二,统一划分借粮区域,以避免因地区贫富和远近不同,部队筹借数量不一而产生混乱和加重群众负担,或造成部队苦乐不均。第三,做好调查研究,弄清当地政权建立时间长短,群众觉悟高低,产粮、存粮数量等情况,然后确定借粮比例和方法。借粮比例一般按公粮的60%,如政府存有公粮,则应先借用公粮。第四,统一借粮手续,付给借给粮食的群众盖有公章的借据,以此向政府抵交公粮。借粮中紧密依靠朝鲜党政人员,发挥联络员的作用,避免了混乱,方便了事后的清理偿还。整个运动战期间,就地借粮共12172.5万公斤,占部队需求量的60%。其中,三十八军从1950年10月入朝至翌年2月的4个月中,借粮占应供量的80%,解了燃眉之急。1951年发生特大秋洪,交通中断,粮食再度告急,经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统一向朝鲜政府筹借粮食5831.5万公斤,基本保证了供应,使部队胜利地完成了防御作战任务。志愿军两次向朝鲜政府和人民筹借粮食18004万公斤,到1953年5月,已分期分批还清。 1951年下半年,志愿军后勤部推广了第三十九军采集野菜的经验,印发了野菜标本图谱,发动部队广泛开展挖野菜活动。1952年初,总后勤部召集营养专家研究了志愿军的供应标准,提出在朝鲜种植蔬菜的建议。2月,志愿军后勤部向部队发出种菜指示,要求各部队每年自行解决2个月至3个月的供应量(每人每天0.5公斤),号召广泛开展种菜、养猪和加工副食品活动。种菜所需土地,志愿军后勤部统一向朝鲜政府交涉,由部队和当地政府具体协商。各单位根据任务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种菜。一线部队种菜有困难,则组织人员到后方种植,或由二线部队给予支援;二线机关和部队除普遍开荒种植外,还以连或营为单位,组织专业小组耕种面积较大的土地。部队换防时,菜地采取双方调换的办法或由接方付给交方一定的价款。很快,各部队掀起了利用战斗间隙进行生产的高潮。如1952年在一线担任作战任务的第三十九军共种菜850亩,收获蔬菜600吨,另有野菜300吨;在二线休整的第六十军共收获蔬菜约3800吨。 据不完全统计,志愿军1952年共种蔬菜276300亩,收获蔬菜近2289万公斤,平均每人20多公斤,采集野菜约134万公斤,许多伙食单位还开设了豆腐坊,做豆腐、生豆芽,部队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川榨菜到朝鲜,黄河鲤鱼上了山,生活不断有改善,后勤真是不简单” 借粮、种菜、采野菜等措施,虽然能够满足部队应急需要,缓解前方部队给养物资紧缺的局面,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队的生活,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是有条件的,也只能是暂时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给养补给体制。 1951年5月19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加强志愿军后方勤务工作的决定》,确定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简称志后),任命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兼司令员,周纯全为政治委员。志愿军后勤保障从此有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8月16日至24日,志后召开了第二届后勤会议,会议以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指导,在总结运动战时期后勤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后勤建设的措施,对建设兵站运输线、开展后方对敌斗争、建立防空哨、实行分段包运制、储备物资作了详细的部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