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脉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4:11:19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连银 参加讨论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视察时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对当下长城乃至全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长城是我国古代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总计长度达5万多公里。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也是民族交融的见证。 自秦始皇开始,凡是统治中原地区的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两汉时期,长城已至西域。到了明朝,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在北部边疆修筑的长城规模超过以往所有朝代。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当时修筑。至清朝,长城的军事功能弱化,虽“弃长城而不用”,但仍在东北、广西等地进行修筑。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万里长城见证了各朝代的更替。在当代,长城的精神内涵已超越了物质形态下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骄傲与民族精神的象征。 春秋战国以来,随着各朝代的军事实力及治理边疆政策的不同,长城的意象不断变迁,本质上已成为具有特定属性的象征性符号,被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团结一致、捍卫和平的精神。蜿蜒万里、雄踞峰峦的巍巍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团结一致的高尚品质。古代中原王朝修筑长城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文明、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这一创举大大减少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使得双方的交往尽可能在和平的氛围下进行。这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以防御为主,安边戍守、爱好和平、捍卫和平的思想内涵。 包容开放的精神。长城曾一度被看作是保守的象征,但这种看法是片面、不正确的。长城内外相通,并没有阻隔长城内外人们的交往。“丝绸之路”的形成,充分证明并未因长城而阻隔了东西方贸易与人员的交往,恰恰是长城各关城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明代建立以后,朝廷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东亚、中亚诸国乃至欧洲的使臣、西域贡使、来往的商旅,都要通过明长城的山海关、嘉峪关,同时明王朝为其提供保护和便利。由此,长城被赋予了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涵。 和谐共处的精神。长城虽然是一项超级国防工程,但追求和平是主流。开放式的对外贸易,是促进长城内外交流的生命线。长城的经济交流功能与国防军事功能同样重要。中原王朝以长城为限,力图按照自己的“天下”观,构建起长城内外的和谐秩序。对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当他们无法在短期内通过战争战胜中原王朝,而经济上又迫切需要获取中原王朝的农耕产品来补充自身单一经济不足时,面对不可逾越的长城屏障,大多数都选择朝贡和互市贸易或向中原王朝臣服归顺,形成有序交往。由此,长城内外民族不断交融,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通过多种方式融合。因而,长城的修筑起到了一举多得的功效,不仅降低了战争频次,且有效保护了中原农耕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农耕、游牧民族和睦相处,在相互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实现了民族交融。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长城作为伟大的人工工程留存至今,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无论在哪个朝代,修筑长城之时往往是统治者奋发图强之际,他们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富国强兵愿望,加强边防建设的热情高涨,并通过修筑长城展现出一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中国的万里长城早已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代表着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传承的根脉。保护长城文化遗产,既要把它看成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把它看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全面地把握和理解长城文化的精神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侧重于赞颂长城外观上的巍峨、险峻和壮美,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和无比的创造精神。同时,也看重长城在保卫和平生活方面的伟大意义,用万里长城来象征、比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只有正确、全面理解长城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更好地保护长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实现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多学科推进丝绸之路研究
- 下一篇:全国高校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