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人类学应用 >

麻国庆:人类学视野下的岛屿与世界(6)


    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太平洋的群岛到印度洋的群岛乃至加勒比海岛屿,世界各地的岛屿都处于剧烈的变迁之中。如萨林斯所言,世界处于一种大规模的结构性转型过程之中,社会变迁以其特有的方式呈现出自己的真实性,全球的现代性往往以地方多样性的形式再现。这也可视为岛屿世界策略性调整、寻求有序发展的文化自觉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岛屿是一个逐渐混合各种差异(a gradual spectrum of mixedup differences)的世界,混合了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人群与物品,在变迁中彼此汇融,因此岛屿也需要不断自我调适。
    20世纪80年代,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对民间艺术、技能和传统习惯的振兴政策,对巴厘岛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同时,政府的文化政策直接渗透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由政府为指导,以传统的艺术为基础,又创作了很多新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巴厘岛的民族文化植入作为印度尼西亚的“国民文化”之“地方文化”中,即再生产、创造出一种地方性的文化。巴厘岛举办的辉煌宗教庆典,也得到了印尼政府的支持,而庆典本身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所在。这应该是岛屿协调适应的成功范例。
    斐济群岛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南太平洋群岛的交通、教育、医疗、政治、经济中心。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原住民和印度裔人口最多,还有曾经的统治者即英国人的后代以及华裔和韩国裔等居住于此。在近年来的社会变迁中,传统的部落酋长制度尚存,而以首都苏瓦为核心的区域已建立了完备的近代行政制度。斐济人采用他们固有的世界观来理解并接受这个变迁的世界。现代斐济社会确实已被卷入复杂的近代制度和货币经济中,但斐济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或者说他们的传统文化并未消失,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并不能完全制约地方社会的生活系统。他们通过改变当地人与地方自然观的互动,以及与外部要素共生系统的衔接来形成自己固有的世界,将外来文化纳入斐济人的传统中来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就像基督教和西方传入的体育运动,斐济人一方面将其区别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称之为斐济的传统体育项目。这可谓岛屿协调适应的又一成功例证。
    四、结论与讨论
    当前的有关岛屿的社会文化研究,“从大陆看世界”的思路与方向还占据着主流地位。本文提出的“岛屿世界”,突出强调的是岛屿之间的链接体系。岛屿社会自有独特性,同时也有一般性。传统的人类学家以为岛屿处于隔绝状态,由此寻找所谓的“他者性”。事实上,岛屿并非处于那些人类学者所以为的隔离状态,它们之间存在着海上交通联系,也不断受到外界影响。本文彰显的岛屿的人类学研究,恰恰建立在人类学对岛屿的一般性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说,传统人类学者所追求的一般性不也可以看作特指“陆地性”吗?但凡在岛屿上生活过或做过田野的人都能对其区别有所体会。岛屿社会与大陆社会的提出,正是因为站在岛屿的角度看问题,透过岛屿观察世界,因此才提出了一组相互呼应的概念。全球化背景下,岛屿发生着翻天覆地的社会文化变迁。必须跳出原有的研究框架,从大陆世界转换到岛屿世界,立足岛屿去看世界,探讨岛屿研究的新范式。
    环南中国海区域内,尤其中国与东南亚,是息息相关的区域命运共同体,自然存在一致的利益。因此,聚焦于这一区域的研究不仅有学术上的探讨价值,更是有深切的现实考虑。首先,以“岛屿世界”为核心的研究构想,其意义不仅在于阐释如何构建岛屿作为海路驿站来沟通海洋与陆地、世界与中国的互动与网络,更在于以增进在全球化影响下人们对岛屿的认识和理解,转变岛屿研究范式。其次,研究岛屿世界要考虑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在区域脉络与长时段考察中透析岛屿的整体性与特殊性,各岛屿之间的联系性,特别通过人群迁移、城市发展、社会融合、文化交流等角度展示复杂网络交错下岛屿多样性的历史脉络。再者,全球化视野下的岛屿变迁与调适的研究视角,不但能够从多角度深化对环南中国海区域及其岛屿的认识,更能通过描述区域内不同文明在岛屿上的融合与发展过程,以丰富人类文明类型及其演进的认知,同时能为当前环南中国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提供具备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
    费孝通在《迈向人民的人类学》一文中曾经明确指出:“我有时在读完了我这位老师的著作后,突然会发生这些问题:这些可爱的特罗布里德岛民现在怎么样了呢?他们自己有没有读到过这些关于他们社会生活的分析呢?他们读了之后对他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想法呢?他们对自己的社会会采取什么行动呢?”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学岛屿研究更要关注岛上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也是跨学科的岛屿研究今后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阅读原文请点击:                  
    人类学视野下的岛屿与世界.pdf                  
    原文载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