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八十年代中国花费数百万美元请美国人参与三峡(5)


     (二)1985年访美
     1985年,美国垦务局邀请我赴美参加国际水电会议以及胡佛坝建成50周年大会。参加国际水电会议的人很多,世界各大水电公司都派人去了。大会给我们开了专场,然后大队人马坐飞机去胡佛坝。
     在胡佛坝,垦务局向我们介绍,该坝1935年开建时,以发电为主,解决加州、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等地的用电问题,装机有200多万千瓦;后来发现南加州的供水问题突出,于是转变功能,减少发电,以供水为主。实践证明,这一转变很成功,80年代胡佛坝灌溉和供水效益都很显著,极大促进了南加州农业的发展。南加州每年农业产值超过100亿美元,农产品不仅解决了内需,还对外出口。
     胡佛坝建设的经历,让我们深有体会和感慨,即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和变化的,不要把问题看死。水库的功能也是有变化的,各部门要协调利益。
     (三)1988年访美
     1988年,垦务局又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名义邀请我参加国际大坝会议,陈济生与我同行。此次会议的焦点是环保人士反对建水坝。开会前,我与陈济生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准备发言稿。
     开会时,我上台发言,时长限制在6分钟,我超时了,但主席并未按铃,结果我讲了7分多钟。这7分多钟的发言专讲我们在三峡工程建设上对环保问题的研究,全场鼓掌。我下来的时候,中国国际大坝会议的秘书长沈崇刚(1949年,我陪林一山到华东接管相关水利机构时,他是华东水利部的秘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说我讲得真棒。


    


     我们在开会时,环保组织在河对岸的伯克利集会,并给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写信。参加国际大坝会议的有2000多人,他们有200多人。我当时还作了调查,发现该组织在旧金山只有一间房,有时有人,有时没有人。
     这实际上是三峡环保问题在国际上的一场较量,核心是三峡工程对于环境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989年,我们与垦务局的合约到期。至此,中美在三峡工程上的合作告一段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