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抵御倭寇的“战神”:抗战时的克虏伯大(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4:11:1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经过淞沪、南京、徐州、武汉等几次大战,国军各炮兵部队损失惨重,遂进行了一次序列大调整。炮10团、炮11团、炮14团归炮7旅统辖。执掌军务司司长十年的王文宣在1943年著书披露,炮10团调整后仍为三营六连制,每连以十五公分榴弹炮四门编成。如果王氏记忆无误,那就意味着炮10团在武汉会战后获得了补充,全团火炮达到编制数二十四门,补充的火炮极有可能是德制十五公分sFH18重榴炮。不过,据曾任豫西河防炮兵指挥所参谋主任的蓝卓元回忆,布置在潼关的炮10团3营,1944年有德国造重榴炮四门。这又说明3营从1937年3月到1944年这七年间,没有得到补充。 1939年12月,参加桂南会战的炮14团1营调宾阳整理,炮10团1营奉命前往更替。1940年1月1日,1营推进至昆仑关北方及官塘以南地区占领阵地,主力指向九塘八塘之敌。3日晨,1营的一连重榴炮协助荣誉第1师攻克441高地。4日黄昏后,1营推进至下廖东侧一带,火力指向八塘及其西南高地,配属第5师、第200师和新编第22师攻击作战。12日,第5军将防务交由第36军接替,炮10团1营改归第36军指挥。2月2日,宾阳失陷,昆仑关防御失去意义,第四战区令各部向上林和大览方向撤退。不久,彭孟缉升任炮兵第7旅副旅长,炮10团团长一职由炮兵学校教育处少将处长黄正诚调任。黄是浙江杭州人,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炮兵科、德国陆军炮兵学校。6月,炮7旅改编为重炮第1、第2旅,炮10团隶属重炮第1旅,旅长彭孟缉,团长仍为黄正诚。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1年8月下旬,日军第13师团奉命抽出第26旅团组成早渊支队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独立混成第18旅团调往襄河以西接替第4师团防务,宜昌地区日军大为减少。军事委员会于9月20日、21日、22日连续电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反攻宜昌,并限于23日开始发动攻势。陈诚为了攻坚需要,几次电催重庆立即将“三十二倍十五榴”下运。长江重庆至宜昌段习惯上称为下川江,中间要穿过著名的三峡,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夜航在下川江上没有先例,经前方详加研究,考虑到战事紧急,终于破例冒险夜航,把重榴炮运到南津关。《陈诚先生回忆录》指出,参加宜昌反攻的炮兵有重炮第1旅和炮校山炮连等。日本战史记载说:“重庆军自6月份即着手夺回宜昌,最初专门从事构筑后方联络线道路及长江卸货点的运输道理。其显著一例,是在岩石地带的平善坝附近配置了150毫米榴弹炮。”10月10日上午,包括“三十二倍十五榴”在内的大小火炮百余门,一齐向日军各据点猛轰。二郎庙、石榴河、西陵山、慈云寺,东山寺等地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国军第2军、第32军及第75军第13师等,在炽热炮火支援下,冒死攻占宜昌郊区多处据点,第2军第9师第27团一度从东面突入城中。日军以飞机二十多架轮番轰炸,并施放毒气弹。27团官兵伤亡惨重,被迫撤至城外。这时,结束长沙作战的日军第13师团第103旅团和第39师团等部,已接近宜昌。11日晨,蒋介石电令陈诚停止攻击,部队有计划撤退到城外,控制要点,进行休整。 六、守护潼关 1938年3月初,日军攻占山西运城、平陆、风陵渡,与陕西潼关隔河相望,大有渡河攻陕之势。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自古就是军事要冲,中古以来,有史可考的战事即达三十多次。面对日寇逼近黄河沿河,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一再请求军委会调拨炮兵部队防守潼关。3月中旬的一天深夜,彭孟缉团长率领3营到达老潼关阵地,阵地构筑在城墙洞内,即可以居高临下轰击日军,又能观察日军炮兵的位置。在3营未到之前,风陵渡鬼子多次炮击潼关,造成火车站铁路设施多处毁坏,民房和居民多有损失。当地商会出面要求炮营发炮还击日军,守军28师师长董钊派遣副官处中尉副官王鹤雄前往联络。彭孟缉团长谨慎地表示,没有蒋鼎文的命令,无法承担暴露目标的责任。王副官回忆说:“当时炮10团是归国民政府军委会直接管理,它的换防调动要经蒋介石亲自批准,调来潼关,起码要经蒋鼎文下令才能开炮,别人去说当然无效。” 3月17日上午,日军炮兵又向老潼关防地炮击,间隙时间很短。午后,观察哨报告,日军运到风陵渡的军用物资,以炮弹、枪械和橡皮艇居多。蒋鼎文与董钊等人分析判断,认为日寇有渡河攻潼关的的企图,决定28师师部进驻潼关,炮10团3营由董钊统一指挥。23日黎明,日军猛轰老潼关山脚下的防御工事,一时间碎石飞扬,董钊要求各部继续隐蔽待命。到了8时多,观察哨发现风陵渡岸边有日军集结,几只橡皮艇已陆续放入水中。董钊师长急奔老潼关城墙半腰上的哨所,只见黄河那边有四十余只橡皮艇满载日军,正向潼关划来。不一会功夫,日军炮兵开始延伸射击,划在最前面橡皮艇已离开岸边四五十米远了。9时20分,彭孟缉团长一声令下,一直沉没待命的炮10团3营终于向日军发出怒火,炮弹带着呼啸声,飞向对岸。只见风陵渡北面的鬼子炮兵阵地一阵阵浓烟翻滚,停在火车站的两节黑色车皮也被我击中,顿时火光冲天。董钊师长命令3营低近射击,轰击敌人沿岸工事和橡皮艇。彭孟缉团长又是一声令下,炮弹在河中炸开,激起浑浊的浪花和泥柱,这一刻仿佛是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呐喊。最前头的橡皮艇顷刻间灰飞烟灭,落水的鬼子又被28师轻重机枪一阵好打,无一幸免。11时,十数只橡皮艇逃回对岸,双方渐渐停止射击。这一仗毙伤日军近百人,击毁敌野炮两门,潼关县长和商会会长出面慰问部队,商会会长对彭孟缉团长和胡克先营长说:“百姓们听说自己的大炮打响了非常振奋。上午敌人渡河时,有些胆大的老百姓竟然爬在岸边的高坡上看热闹。”26日凌晨3时多,炮10团3营的“三十二倍十五榴”再度响起,随着天色渐明,28师163团官兵从岸边上坑道口内拖出一条条木船推入河中,升起风帆,杀向风陵渡日军据点。转眼间,载着九百多名勇士的木船到达河中心,船头的轻重机枪向日军喷射出复仇的火舌。鬼子枪炮和掷弹筒拼命还击,甚至从工事中跑到岸边沙滩上阻击国军。炮营弟兄瞧在眼里,用密集炮火封锁敌人沿岸工事,为登陆作战扫清障碍。在炮兵掩护之下,有三条木船相继靠岸,163团官兵踏着黄河水强行登陆,迫使日军向风陵渡镇内撤退。滩头阵地很快为我掌握,鬼子不甘示弱,重新组织反攻,企图夺回岸边工事,赶国军下水。董钊师长下令炮营炮火压制,打得日寇抱头缩回镇内。中午12时,风陵渡镇南半边区被我军控制,日军据守北半边区,并向运城求援。当夜天黑不见五指,163团渡河部队在夜色掩护下,主动撤回南岸。4月下旬,28师东调参加徐州会战。炮10团3营从此常驻潼关吴村、段名、周家村、留果村等地,成为不折不扣的“潼关守护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