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拉美研究70年:机构发展与转型挑战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29 《拉丁美洲研究》2019年第 郭存海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拉美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停滞到恢复,及至当前的“井喷”式发展。为全面深刻把握当前中国拉美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本文基于首次“中国拉美研究机构发展状况调查”和《拉丁美洲研究》期刊40年论文数据库,从机构发展视角分析70年来中国拉美研究的发展特点及其面临的升级,藉以反思中国当前的拉美研究、推动中国拉美研究的重建。研究发现,尽管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拉美研究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过度的“政策导向”抑制了学术性研究的活力,反过来又限制了政策性研究的效力,以致拉美知识的生产始终无法完全满足中国社会的需求。这种差距反映出拉美知识的生产一方面存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又因重复生产而出现相对过剩,由此迫使中国的拉美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诸方面不得不面临转型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拉美研究机构和学者亟待转变观念,以更广阔的全球视野、更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多元的研究对象,大力加强基础研究,既为“厚积”学术素养之谋,又为“薄发”政策研究之用。 关键词:中国 拉美研究 机构发展 政策导向 研究转型 作者简介:郭存海,法学博士,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阿根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研究员。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以下简称“拉美”)虽然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地区,但拉美研究作为区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步却并不晚,甚至是国内发展最早的几个区域研究之一。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拉美研究经历了从“碎步前进”到疾速发展的巨大变化。为全面深刻把握当前中国拉美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笔者受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委托牵头组织、设计并实施了《中国拉美研究机构发展状况调查(1949—2019年)》调研项目。同时,为摸清中国拉美研究的成果状况,笔者又对中国唯一一本专门研究拉美的学术刊物《拉丁美洲研究》自1979年创刊迄今40年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逐一统计整理,辅以分析中国拉美研究的发展特点。本文所做的分析正是基于本次问卷调查和对该刊学术论文统计整理的数据。 一 “中国拉美研究机构发展状况调查”的动因、目标和方法 1949年、1979年和2019年,这三个年份不仅之于中国重要,之于中国拉美研究的发展也同样重要。 首先,中国的拉美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1949年应被视为更适宜的起点。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和反思中国拉美研究70年的发展,对于中国拉美研究“重抖精神再出发”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紧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拉美研究“旧貌换新颜”。因此,1979年应被视为中国拉美研究“科学化”“学术化”和“制度化”的开端。 “中国的拉美教学与研究最早是从聚焦历史问题开始的”,但与开拉美研究之先河,以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为主要特色的拉美文学译介一样,起步阶段的“拉美史的研究……应景性的文章过多,扎扎实实的科学研究不足,许多研究成果高腔大调,缺乏客观性”,因此很难称其为学术研究。而几乎与此同步的另一大研究主题——拉美现实问题研究,“主要偏重介绍拉美国家的一般国情和政治经济基础知识……综合研究工作很薄弱,以时事与政论分析为主。很大的精力放在收集资料、国外重要文献的编译、资料收集整理”。之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导致拉美研究机构遭裁撤、教学科研人员被下放,刚刚起步的拉美研究被扼杀于萌芽状态,拉美研究就此中断。因此,本质上而言,这个时期并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而主要是为拉美研究的“科学化”准备条件。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宣告了“科学的春天”的到来,“拉美研究的春天”也随之来临。1979年10月,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现更名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葡拉美文学研究分会)在南京宣告成立;11月,中国第一份专门研究拉美问题的学术刊物《拉丁美洲丛刊》正式创刊;12月,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在武汉宣布成立。5年后的1984年,迄今最大的中国研究拉美问题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也宣告成立。至此,无论在学术平台建设,还是学术团体的制度化发展方面,拉美研究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开启了中国拉美研究的真正历史。 最后,随着中国崛起为新兴世界大国和中拉关系愈益密切,中国的拉美研究迈入新阶段,呈现“井喷式”发展。这种“井喷”既意味着生长的迅猛,也意味着发展的无序。值此《拉丁美洲研究》期刊创刊40周年之际,把脉中国拉美研究的现状、特点和趋势,服务和引领大量新兴的拉美研究机构向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就成为必需。 基于上述原因,通过系统摸排当前中国的拉美研究机构及其现状,探索其发展历程,总结其成就和反思其局限,对于拉美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9年7月由笔者牵头组织并主持的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中国拉美研究机构发展状况调查(1949—2019年)》项目开始实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拉美研究机构的认定标准。本调查所指的“中国拉美研究机构”是指设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且以拉美地区或拉美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机构,并不包括以下4类机构:(1)仅仅涉及拉美地区或国别而以金砖、新兴经济体或地区/区域研究冠名的研究机构;(2)北京外国语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西哥研究中心,因该机构的性质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在华代表处而并非研究机构;(3)民间拉美研究组织,如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因其没有科研经费和办公地址,或者没有研究职能而仅充当平台性质的民间智库或其下设机构,如察哈尔学会拉美研究中心;(4)曾经设立、现已消亡的研究机构,比如1964年成立的复旦大学拉美研究室。但是,以下保持历史传承的情况仍被列入统计范畴,只是在时段上有所区别:(1)如果机构从未中断,后以新的名称运作,则以创始时间计入,比如1964年成立的南开大学拉美史研究室;(2)如果机构中断,后以新名称恢复,则以恢复日期重计,比如1978年成立的湖北大学巴西研究室在2012年更名为巴西研究中心。根据上述标准,本次调查认定的中国拉美研究机构共56家,共定向发放问卷56份,收回问卷54份,其中有效问卷53份,无效问卷1份,数据统计至2019年7月。问卷调查的内容设计主要围绕三大板块:“机构基本状况调查”,主要包括机构基本状况,比如成立时间、机构性质、依托院系等内容;“研究人员状况调查”,包括研究人员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外语结构、学科背景、年龄结构以及研究领域等;“研究成果状况调查”,包括学术活动次数、学术成果数量以及成果或活动推广平台等。 笔者将主要依托本次《中国拉美研究机构发展状况调查(1949—2019年)》并辅以《拉丁美洲研究》期刊40年论文数据库,分析中国拉美研究的发展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共同体”与英国重商主义者的富强观
- 下一篇:西德对东德经济诱变政策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