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该热的热了起来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没错,这...
国内学术界谈论民主,已经百余年了,可是至今没有一个像样的学术对话平台。比如,民主的含义是什么?中国的民主思想开端于何时?大家还谈不到一块儿。有将言论自由当作民主的...
《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总目录 作者: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 第 1辑 英俄瓜分中国的协定( 1899年) A.波波夫著 李嘉谷译 林荫成校 隐忍的限度 克拉伦斯· B. 戴维斯著 李丹阳译 谢明...
《海外华人研究通讯》目录 作者:佚名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 第一期: 学术机构简介 广州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 学界消息 广州暨南大学...
杨度对清末民族问题的认识 日期:[2009-06-03] 作者:李里峰 来源:近代中国网 字体:[大 中 小]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十分奇特的人物。从“骚动的进步主义者”到君主立宪派的中坚...
《燕京学报》总目录 作者:佚名 来源:近代中国网 第一期(民国十六年六月出版) 金界壕考,王国维。 元代的戏曲,谢婉莹。 中国哲学中之神秘主义,冯友兰。 秦妇吟之考证与校释,...
2001 年,纽约多雪寒冷的冬季,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珍本和手稿图书馆阅读总数达 171 箱的“国际乡村改造学院”档案。这是设于菲律宾的该院在其老院长晏阳初去世后捐献给哥大的,收...
海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主要分成两大板块:一块是东方的,一块是西方的。东方主要指东亚地区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其研究初段可追溯至很早以前。在朝鲜,很早就有中国文化的传入...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权建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大量档案史料的解禁是开展这种研究的原因和动力。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方式...
对于海外中国学研究,我们始终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要明确它本质上还是“外国学”,然后要有比较明确的立场与它进行批评的对话,而不是简单地跟风。 “批评的中国学” 在谈海外...
雷经天,原名荣璞,字季鲲,号经天,1904年[1]生于广西南宁市。曾参加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广州起义。全面抗战爆发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刑事庭长, 1937年9月初,中...
摘要:文化保守主义是当代中国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流派。它具有影响范围广、实践性强、流派复杂等特点。这一思潮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既有积极价值,也有不良影响。...
“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序言 书写蒋介石研究的学术史 一 当从编辑处获知“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第一批书稿已通过程序,可以出版的佳音时,觉得是喜从天降,不能自...
作为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孙中山全面建构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还在一系列的演说中,论述了宣传三民主义的思想,包括宣传三民主义的原因、对三民主主义宣传者的要求、宣传三民主...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从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1954年9月14日结束其使命的近5年的时间里,是新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集最高立法权、行政...
8月17日,易中天公开出现在2013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文化峰会上,大谈“中国精神”。自去年二月,易中天对外宣称隐居江南小镇专心写“易氏中华史”后,他的每次出现似乎都与这部书...
【摘要】梁启超的土地制度思想是其农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戊戌变法前,梁氏以小品文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其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其经营方式的观点,即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穿梭阴阳界”——《聊斋志异》法律思想解读 作者:柳岳武[1] 摘要:《聊斋志异》一书高度反映了明清社会生活。通过该书,蒲松龄为代表的时人不仅对现实司法世界进行批判、对清...
【摘要】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井冈山精神是铁军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源泉;异常险恶的革命斗争环境是铁军精神产生和...
摘要:费正清曾用“传统与变迁”去概括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其实该术语也适合清代中前的中国社会,尤其适合康乾盛世下的宗藩体制。就该体制而言,在西力东渐下,至清代中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