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马建标副教授在“战略圆桌”第三期活动上的发言。原文有删减,经作者审阅刊发。 我的题目主要是讲在一战后期中国政府的合法性问题,正常情况下政府肯定能代表中国,但是...
中国和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 随着中国及周边国家档案的不断解密和开放, 研究者可资利用的史料范围不断扩大。为准确地勾勒出中国和周边...
内容摘要 :“新革命史”提法的产生,有一个较长的研究与反思过程。这一过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革命史学术发展的一个见证。所谓新革命史,是指回归历史学轨道,坚持朴素的实...
内容摘要: 辛亥南北战事相持不下,为了避免战祸延长造成国家社会的重大危机,促使清帝退位成为首要选项。在清廷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间,袁世凯上下其手,一面化解君主党的反...
1945年9月21日,一位名叫朱偰的国民政府行政院官员在用过早餐后,匆匆赶往机场,准备乘飞机前往越南河内。那一年,他38岁。这位在25岁就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并曾担任过中央大...
1945年8月,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与殖民统治,在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反抗斗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共同打击下,终于走向了末日。1945年8月10日晨7时,日本政府致电中立国...
陈恭禄(1900-1966),曾在金陵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及南京大学任教,在中国近代史及近代史史料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特别是其在民国时出版的《中国近代史》颇受学界赞誉,直至...
“中国通史”写作由来已久。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杜佑的《通典》,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皆具体之记述,非抽象之原论。”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那...
历史观念的多元化与通史书写的多样性,是民国时期中国历史书写的突出特点。民国时期编撰出版了众多的中国通史著作,通史书写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格局。中国通史书写的多样化格...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非理性的社会思潮和思想倾向,其特征主要为:一是否定历史的价值,尤其对本国的历史缺乏应有的敬意,一味抹杀,以为一无是处。二是借口历史认知存在相对性,...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欣喜地迎来九卷本《陈其泰史学萃编》(华夏出版社2018年5月版,以下简称《萃编》)的出版。陈其泰深刻感受到自己学术成就的取得“应得力于时代之赐”...
文献是展示历史风貌及社会变迁的载体。针对文献作为载体,研究者不仅应考量其承载的内容,而且文献本身亦有传媒特征,折射了以“文献”为纽带所形塑的社会通讯网络、知识共同...
内容提要:20世纪20年代,王国维先生在《古史新证》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这一方法一直备受学术界推崇。实际上,“二重证据法”是王国维在殷商史著作基础上推论出的...
马忠文:黄元蔚家书所见康、梁活动史迹 摘要: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官员、广东南海人黄元蔚是戊戌维新志士康广仁之婿。这种特殊身份使得他与康有为、梁启超、陈昭常乃至其他粤籍名...
马勇:民初困局——一个制度史的解释 摘要:民初困局是学术界的共识,但对这个困局是如何形成的则见仁见智。孙中山、袁世凯以及众多政治领袖的博弈,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
黄克武:从“文明”论述到“文化”论述——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要转折 摘要: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文明”与“文化”两词汇在近代中国的来源、演变,及其对历史书写...
桑兵:辛亥前十年间汉奸指称的转义与泛用 摘要:辛亥时期,汉奸由原指鼓动少数族人反清以及勾结外夷祸害中国的汉人,转而指替“满人”为虎作伥、残害同胞的汉人。1901年孙中山的...
周月峰: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一词的流行与早期含义演变 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1期 摘要:既往研究多将“新文化运动”当成内涵和外延皆清晰而固定的名词,其实该词流...
瞿骏:老新党与新文化——五四大风笼罩下的地方读书人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摘要:1920年代,当五四大风在各地蔓延时,地方读书人无论其自觉或不自觉,愿意或不...
传统中国,逝者通常以入土为安。自先秦迄清,历朝皆对死尸、棺椁、坟冢在法律上特加保护。《大清律例》作为清代最重要的律典,其“发冢”条明确规定:“凡发掘坟冢,见棺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