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音乐考古学的出现,对研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对我国先秦音乐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当前中国音乐考古研究现状入手,对中国音乐考古学在中...
【摘要】 古代畜牧生计人群的生活方式、对畜牧业依赖程度及与相邻定居人群的关系表现多样。军都山墓地是东周时期以畜牧业为重要生计方式的玉皇庙文化代表性遗址,在其延续的近...
【摘要】 本文在对文化因素分析法的理论建设和实践运用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阐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前提、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和主要功能,并对其在运用中面临的定量分...
【摘要】 从长时段看,华北地区从晚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中期的文化变迁,在生计方式和工具技术上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其中最关键的变化发生在旧石器晚期晚段和新石器早期的聚落之...
【摘要】 太子河流域的石构墓葬在夏末商初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末西汉初,伴随汉文化势力向该地区的渗透和扩张,在西汉初期彻底衰落。太子河流域的石构墓葬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发...
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生产建设的影响,不可移动文物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化,这就需要及时对这些发生变化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实地核查。由于文物行政部门力量相对薄弱,通常的做法...
【摘要】 丝绸之路是世界历史上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线路,是人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的主干道,在东西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往来、民族迁徙融合、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了极...
【摘要】 梳妆楼墓葬墓主人的问题一直在学术界争议颇大。该文通过对梳妆楼墓上享堂建筑的西亚风格分析认为,该墓主人与爱薛之子阔里吉思这个支系家族有关,因该家族成员出身西域...
名称:莲瓣形青玉双耳杯 尺寸:高4厘米,口径7.2厘米 时代:清代 工艺品,颜色为青白色。 莲瓣口,口沿外阴刻勾连回纹。腹部莲瓣纹起棱。卷云形双耳,耳作平板勾云状,耳面阴线...
【摘要】 郑州地区是东周时期郑韩两国的中心地带,自1923年郑公大墓被发现以来,已在郑州地区发掘近7000座郑韩墓葬。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材料,学界不但基本上建立了郑韩两国墓葬的分期...
【摘要】 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有两座四条墓道、覆斗形封土的大墓,其属性历来有周陵、秦陵和汉陵三说。通过对"周陵"的考古勘探成果进行分析,并与战国秦陵以及西汉帝陵等进行对比...
名称:玛瑙穿坠 尺寸:最长2.2厘米 时代:东汉 来源:1955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高中部12号墓 共25粒,呈灰褐棕红,其中灰黑白色相间玛瑙珠21粒,橄榄形,两端截平,孔为对...
【摘要】 对1980年以来有关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展示研究、规划建设研究、国外经验借鉴研究、作为大遗址保护模式研究、旅游发展...
【摘要】 刘莉等学者利用实验考古与微痕分析对毘山遗址出土的犁形石器进行研究,值得赞许,但是文中选择的标本似不具代表性,进行的考古实验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并且在分析微痕时...
名称:玛瑙小动物 尺寸:高1.3厘米,最长1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5年合浦县环城堂排M2出土 这串玛瑙佩饰由十一件小动物组成,其中鹅五件,虎六件。采用圆雕技法,简练地表现动物...
【摘要】 辽金燕京城研究史由遗迹实录、舆地考证、历史地理、城市考古四个前后相继的学术传统构成。作为最早开展复原研究的古代城市之一,百余年间呈现出多达三十种复原图,且迄...
【摘要】 笔者以镇江营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契机,结合近些年对北京琉璃河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张家园上层文化"镇江营类型"进行了分期研究,试图对西周时期周王朝在该地区的经略方式...
【摘要】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云南地区包含有三种不同的区域文化类型,即呈贡—路南文化类型、木家桥文化类型和橄榄坝文化类型。这三种文化类型从整体来看,呈贡—路南文化类型以石...
【摘要】 在牛耕起源问题上,牛的驯化和驾驭、犁架的形成、相关套牛技术的出现是三个密切相关的要素,缺一不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有人力牵拉的犁架。家牛驯化很早,至迟到商...
摘要: 关于秦镜的研究,以往限于出土资料的贫乏,长期以来学界鲜有问津。此前仅见有高至喜先生《论湖南秦墓》一文中涉及到秦镜的探讨(1990),程林泉、韩国河二位在《长安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