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 耿志潮 该清代瓷质秤砣(见图),呈覆钟形六面体,高7.8、底宽5.5厘米,顶部桥形钮。底稍显内凹,有清晰火石红。手抚器表光滑细腻,釉面呈亮青色。器物的六个立面,...
■浙江金华 曹兆燎 这是明正统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缠枝莲托八宝纹饰扁罐(见图)。高11、长18.5、宽11厘米。罐身八朵缠枝莲花上绘画出佛教八宝。罐底部的海水波涛纹上是整圈的莲瓣纹...
■江苏南京 胡剑明 这幅光绪年间的瓷画(见图),从画面看,画中只有两人,夫人盛装立在马前,侍女搬櫈子过来,准备侍候夫人上马。人物主次大小布局的秩序非常合理,有树木、...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浙江杭州 李熊熊 “吴牛喘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典故,最早记载于东汉应劭的民俗著作《风俗通义》。《风俗通义》又称《风俗通》,至北宋时散佚已多。据《...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浙江杭州 李熊熊 明清时期,“刘海戏蟾”是一个中国人很熟悉的民间传说。受民间传说的影响,无论是绘画领域还是瓷画领域,“刘海戏蟾”的图像都屡见不鲜。只是...
■安徽合肥 刘东 雕瓷是清代中后期流行的一种瓷器品种,广泛吸取了竹雕、木雕、象牙雕等各种手工技艺而形成的艺术形式。清代雕瓷作品题材丰富,雕刻技法精湛,让人赏心悦目。...
■上海 高阿申 此罐通高10.8、口径8.9、足径9.7厘米;此器的纹饰是用利器在钴料上剔出纹样外廓,然后于轮廓内堆泥、刻绘,再罩透明釉而成。器里与外底施白釉,釉汁肥润带虾青色,...
■河北定州 段红娟 浅绛《浴马图》瓷板画,长42.5、宽34厘米。在柳阴花枝下,河塘岸边,静坐着一位精神矍铄、面目清瘦的老者,人物开相写实而古朴。浅水中站立的骏马,健壮而温...
图1 图2 图3 图4 ■山东滕州 葛海洋 谷仓罐作为一种冥器,代表了古人仓满廪实的美好愿望。流行于三国、西晋时期,东晋以后少见,有陶、瓷制品,是由东汉的五联罐演变而来,为当时的随葬...
■江苏泰兴 窦志明 金漆木雕在传统上是潮州木雕工艺的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至清乾隆朝已达到鼎盛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家具制作。在民间,一般多从家具、建筑的装饰、美观、...
图1 图2 图3 ■江苏镇江 刘丽文 燃香之习,始于商周时期,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烟”或“烟祀”,“烟祀”所指的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就是后世所谓的“烧香”。汉...
■河南许昌 吴艳丽 位于中原腹地的许昌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定都于此,被称为汉魏故都。在许昌市博物馆展厅陈列着一面汉七乳五灵纹铜镜(见图...
■安徽石台 周小丽 爱情如此美好,无论古今中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都是人们所向往和憧憬的。西方人喜以戒指、玫瑰为定情信物,中国古人情定终身的信物重“情”而不重“物...
■福建石狮 王国良 清朝康雍乾盛世之际,复古之风尤甚,颜色釉瓷器的仿古创新在此三朝达到了中国制瓷业的最高峰。 钧窑始烧于北宋,金、元时期延续烧造。其技术特征是在釉里掺...
■江苏泰州 李晋 岫玉是最早被人们发现和使用的玉种,它是古代的热门玉石,宫廷和民间均有大量采用,比如汉代“金缕玉衣”的玉片就多为岫玉。岫玉的产量较丰,因其主产地在辽...
图1 图2 ■江苏溧阳 黄诚 这是一套溧阳市博物馆馆藏的宋代银托盏(图1),国家一级文物,1992年出土于江苏省溧阳市沙河乡新沙村的一座宋墓。 该托盏由银盏与银托盘两部分组成,其中银盏...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福建福州 叶伟奇 铁钱是中国古代货币的重要品种。铁钱的使用由来已久,考古发现早在西汉初期就已出现了铁半两钱。自西汉至民国初的两千余年间,我国铸行铁钱...
■河南焦作 程磊磊 砚屏是文房中所用的一种屏风。因在古人研墨书写时放在砚台背后,为其遮光避风所用,故称“砚屏”。其材质多为玉石、陶瓷、漆木等等。如图所示是一件民国时...
该瓶削肩垂腹,圈足,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胆瓶。胆瓶为各式瓶形中器型最为典雅优美而超凡脱俗的,可作花器。全器通体施牙白色釉,有细碎蟹爪纹开片。腹部暗刻螭龙纹,纹饰若隐...
■上海 高阿申 此罐高17.2、口径15.2、底径12.7厘米;口微撇,丰肩,肩以下渐收,平底涩胎。口部饰倒垂莲瓣纹,这一装饰手法在顺治瓷上最多见。如上海博物馆藏丁酉(顺治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