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部队在山上集合出发了,可只走了五六里地,便发现日军正顺着大道向西开进。若再向前进,就要与敌人遭遇了。聂荣臻马上下令:“返回常家渠,继续隐蔽。” 第二日黄昏,他们再次出发。情况又变了。敌人宿营在大道上旁边的村庄,堵塞了去路。聂荣臻又决定立即原道返回。 第三日,经过尖兵侦察发现,在通龙泉关方向有一个小小的口子,日军白天来,晚上就撤了。于是,聂荣臻连夜带领部队与机关数千人马,从这个口子插过去。结果,十分顺利。出了这个口子,他们一下子就跳出了敌人在阜平至五台一线设的大包围圈。 但是,敌人还有最后一道封锁线。 聂荣臻带领大家仍不走大路,穿行在荒山野岭间,从龙泉关南出到漫山,又从漫山到达二分区与四分区交界的地方,再从这里突出去,终于跳出了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到达了平山的蛟潭庄一带。 这次遇险,聂荣臻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带着一万多人的后方机关,那么多人,压力很大,突过了最后一道封锁线后,一下子人就轻松了许多。 一轻松,他又打了一仗。鬼子出来抢粮食,聂荣臻派一个团打了它一个伏击。一部敌人被消灭,另一部敌人仓惶逃窜。 这次冈村宁茨的“扫荡”空前规模,出动了几十万的兵力,可偏偏没围住聂荣臻。聂荣臻带着上万的人马,损失很少。而在5月冈村宁茨对太行山的“铁壁合围”中,彭德怀和八路军总部被围住。最后,彭德怀不得不以突击队强行冲锋才杀出去,副参谋长左权因此牺牲。聂荣臻为什么没放一枪就突出去呢?他有一个秘诀。后来他说: 如何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如何穿来穿去地“走”?这就需要在作战指挥上沉着冷静、灵活机动和周密计划。部队和机关都要精干,善于隐蔽自己,遇到敌情不能惊慌失措。在敌人合击的时候,跳出合击圈的时机要恰到好处,不能早,也不能迟。过早了,敌人会改变计划,向我们新的活动地域合击,等于没有摆脱敌人的合围,过迟了,会被敌人包围住,脱不了身。一般情况是,选择敌人合击圈已经形成而又未合拢的时机,恰好跳出去。这时,敌人改变部署已经来不及,我们却能插向敌后,袭扰敌人的交通线,重新展开攻势。 这个办法,据说如果现在打仗,还适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