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每一场改革都是十分艰难的,哪怕在军队换一套装备亦如此。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就经历了一场风波。 在战国七雄中,赵国是疆域较大的国家。公元前386年以后都邯郸,其地北邻林湖、搂烦,东北与东胡、燕接界,东毗中山、齐,南与卫、魏、韩等国交错,西亦与魏、韩相接。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赵不得不一方面对付东、北胡人的掳掠,一方面应付来自西、南魏国等进攻。赵武灵王是赵国第六个国王,因他即位之时尚是少年,未能听政,及听政时年龄也不大,原先较为强大的赵国因延误发展时机而落后了。赵武灵王九年后,赵国屡败于秦,而且尚有侧背之患。赵武灵王深感忧虑,于十九年(前307)分析当时形势,决心进行“胡服”的改革。 “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是说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后决定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励行改革。 当时所谓的“胡服”,是指类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装,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称“胡服”;“骑射”指周边游牧部族的“马射”(骑在马上射箭),有别于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射”(徒步射箭)。从此,使军队中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逐渐改进为后来的衣短袖窄的装备。从而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为国家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