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近代史 >

关于戊戌维新的性质问题 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3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与规律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要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革命,它不是以一种形式的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形式的剥削制度,而是要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因此,列宁特别反对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出现的“和平过渡”、“议会道路”,反对那些“害怕人民运动”、主张“不必消除旧有统治阶级的主要基础”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毛泽东也曾经指出:“帝国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用枪杆子才能战胜武装的资产阶级和地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这些科学论断,主要是针对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我们在判断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的时候,决不能简单地、机械地加以套用,而必须充分注意到世界各国国情不同,不同阶级的革命性质不同,即使是同一性质的革命,其道路、形式也有不同。比如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就经历了不同的道路,其革命的彻底性程度不同,革命后的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也不同,有君主立宪,也有民主共和,当然本质是一个,即资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还表明,无论是由城市市民上升而来的资产阶级,还是由封建贵族中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它们都可能并且实行了与一部分比较开明的封建贵族的妥协。而那部分比较开明的封建贵族也不得不接受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专政的事实,使自己逐步资产阶级化。这是因为,尽管它们原先是对立的阶级,但本质上也有一致的地方――都是剥削阶级。
    诚然,即使比较温和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日本的革命),即通过议会的道路、维新的形式而逐步实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经过了一些国内战争,以平定封建势力的复辟或反抗。就是说这种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也要以一定的革命武力为后盾。这一点,英、日资产阶级也是承认的。比如戊戌维新时期,英国驻香港总督勃来克致英国殖民大臣的公函中讲:“我相信,如果光绪帝能更聪明、更大胆地实行他的计划,且在行动之前先召集一师忠于他的军队驻在宫庭,那么他可先发制人,把西太后加之于他的一切,反加之于西太后。”当时正在中国的日相伊藤也讲:“要知道皇帝没有军队,是办不成事的。”
    虽然如此,我们仍不得不承认,英、日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与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是不相同的。即一是以和平形式为主的立宪的道路,一是以暴力为主的民主共和的道路。可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主要看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是否发展到了必须和可能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桔,以及国内资产阶级的力量是否达到了足以压倒和战胜封建贵族的程度,同时也与国际间的斗争形势有关,而不一定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形式。
    准此,判断戊戌维新的性质,主要不应是根据这场运动的形式与道路,而应该根据它所主张的政治纲领,根据它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戊戌维新时期,康、梁乃至光绪皇帝一再声称,要仿效泰西各国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榜样,“不妨以强敌为师资”。其变法的各项主张,正如多数论者所肯定的,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和利益,至于君主立宪、民权、平等之类的口号,显然是欧洲资本主义的东西而不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因此,判断戊戌维新的性质,也完全可以援引中外学者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的例子,肯定它是一场非暴力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必把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套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身上,给戊戌维新运动加上“改良主义”的恶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