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朝 >

明朝的那些事:被称为历史上最大“太监帝国”,主要跟这三个机构有关(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3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因为朱元璋是草根皇帝,其出身的特殊性注定了他对于皇权的控制非常谨慎。渴望政权的稳固远超其他帝王。于是“锦衣卫”变成了朱元璋捍卫政权的利爪,朝廷之间稍有个风吹草动锦衣卫立马出动缉拿审讯,几乎是24小时密切关注朝堂上的可疑情况。这样一来,“锦衣卫”的权利就被无限放大,朝野上下人人自危。而且“锦衣卫”的手段异常残忍,凡是有可疑人员,不问青红皂白的大刑伺候,冤枉入狱的更是不胜枚举。这种随意的拘捕以及惨绝人寰的酷刑极大地损害了皇帝跟官员之间的关系,致使皇帝跟大臣们离心离德,这也为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而“东厂”则是由朱棣建立起来的宦官特务机构。朱棣在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朱建文的皇帝之位后,时常如惊弓之鸟怕皇位不稳。于是他启用了在发动政变时立下汗马功劳的宦官集团,利用亲近的宦官势力成立了特务机构“东厂”。“东厂”本来是负责打听消息的,“东厂”遍布朝堂,每个衙门里都有“东厂”的人负责监听,并随时向皇帝报告。慢慢的,“东厂”势力越来越大,已经不满于“锦衣卫”的行动力,开始自己设置刑堂,亲自审讯疑似作奸犯科人员。
    
    宦官集团势力的壮大,慢慢盖过了“锦衣卫”的风头,直至跟“锦衣卫”变成了上下级的关系。由一开始“锦衣卫”的补充,到后来统辖“锦衣卫”,再到渗透进朝野上下各种关系势力之中,明朝特有的宦官当权现象被无限放大,隔绝了皇帝与群臣之间的信任跟有效沟通,让大明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西厂存在的时间较短,因为李子龙与宫女私通一事,宪宗皇帝认为东厂办事不利,便命令汪直筹建了西厂,一来是对东厂耳目的补充,二来也起到一个相互监督的作用。因为是直接隶属于皇帝统辖,西厂的权利一时大到无边。绝对的权力滋生了绝对的腐败,汪直一时目空一切,曾因与兵部尚书项忠街头偶遇没给他下马请安,而对其破口大骂围住羞辱。多行不义必自毙,因为得罪的人太多,西厂机构被撤销,汪直也被发配南京。
    西厂的覆灭并没有对明朝的宦官乱政现象得以遏制,另外明朝的宦官势力也没有像汉唐那样,大到可以呼风唤雨改朝换代的地步,相反还加强了王权的统治,巩固了明朝的根基。所以这样一来,宦官势力作为封建制度体系外的一股补充势力,经久不衰,一直伴随着明朝走向了灭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