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翌年元月各战胜国在巴黎举行和会。我国以战胜国身份由团长陆征祥,代表王正廷、顾维钧等参加和会。当和会讨论到处理德国殖民地问题时,日本代表竟要求将德国在中华民国山东省的权利无条件让与日本;我国代表虽据理力争,但和会不顾我国的反对,同意日本的要求,并将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一节载入对德和约之中。当时北京政府昏庸无能,而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前任驻日公使,与曹经手二十一条及西原借款案)、驻日公使章宗祥竟私通日本,有屈从签约之意图。 消息传出,北京各大学的学生异常愤慨,于5月4日集会举行游行,参加游行的人数愈聚愈多,终于爆发成为震动后世的五四运动。 这次中国青年第一次纯洁的救国爱国运动,就在北京大学学生领导下爆发,而在上海学生响应支持下展开,立刻蔓延全国各个角落。 1919年我就读于吴淞中国公学,学名鼎年字玉阶(中公是革命最早的学府,国父孙公和黄兴、蔡元培、于右任等前辈均是中公董事,胡适博士于中公毕业后赴美国深造,归国后曾出任母校校长)。当五四运动发生,我被推为中国公学的学生分会会长及出席上海学生联合会首席代表,对这一段历史性的上海学生爱国运动曾亲身经历,虽然时隔半个世纪以上,我与此地的十几位上海五四学联老同志,手头上均已没有参考史料,但往事历历大致均能回忆得起来。为使世人了解上海五四学生运动真实资料,爱就所能回忆的当时经历,概略记述下来,以供读者参考。 5月4日晚上北京学潮的专电到达上海,先是复旦大学教授们,立刻在校园内紧急鸣钟,召集在校的全体学生,报告北京大学学生游行示威,及殴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并与警察冲突,被捕50余学生的详细情形。当即决定连夜推派同学分赴上海各校联系报告,并请各校代表出席5日下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上海学生会筹备会议。 5日下午出席筹备会议的有50余所大学、中学的学校代表,会议决定各学校组织学生分会,推出代表组成上海学生联合会,并定于5月7日上午十时举行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当天未到会的学校由出席代表再分别通知。 5月7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是在公共租界静安寺路环球学生会举行,参加代表有80余所学校,首先通过组织规程,设会长一人,副会长一人,分设评议、执行两部,评议部设部长一人,议定本会一应重要活动事项,交执行部执行,执行部部长由会长兼任,下设秘书室、总务部、宣传部,当场选出复旦大学代表何葆仁为会长,南洋大学(即交通大学的前身)代表彭昕(精一)为副会长,复旦大学代表狄侃为评议部部长,瞿宣颖为秘书室主任,我为总务部部长,潘公展为宣传部部长。大会通过通电全国各地学生,拥护支持北京学生的主张,反对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立刻罢免卖国贼,并电请北京政府立刻释放被捕学生。 就我与彭精一兄等记忆所及,当时参加的上海校名与代表姓名为:复旦大学的何葆仁、程学愉(天放)、余井塘、谭常恺、江一平,南洋大学的彭昕(精一)、吴长城(道一)、邵禹襄、恽震,圣约翰大学的瞿宣颖(因学潮被学校开除,立即转入复旦大学仍为该校代表)、岑复彰、马崇淦、刘云舫、刘麟生、刘凤生,同济大学的沈怡、杨继曾、周明栋,东吴法科的狄侃、何世桢、吴经熊,吴淞中国公学的李玉阶、孙锡棋(嗣转入复旦大学改名寒冰)、萧志裳,中西女塾的陈纪彝、陶月琴、俞素青、黄倩鸿,澄衷中学的端木恺(嗣入复旦大学),圣玛丽女校的俞庆棠、欧阳雪、张继英,市北公学的潘公展,民立中学的董克仁,爱国女学的张霭贞,南洋路矿学校的姚颂馨、潘卓吾,青年会中学的张明炜,华童公学的奚玉书,育才公学的陶凤威,务本女学的张杰人、严棣,爱群女中的顾友如,沪江大学的李骏华、张维贞,民立女中的管文贞,晏玛氏女学的张佩瑛,民生女学的任钤苹,江苏第二师范学校的汤宗威、孙祖基,两江女子体操女校的陆礼华,清心女中的张玉珍,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的杜月蟾,神州女学的金素琴(振玉),还有只记得代表姓名而想不起校名的有孙道胜、裴国雄、唐世昌、顾谊夫、蒋国珍等诸同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