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希腊文: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作者: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英国古典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代表作《希腊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GreekPhilosophy),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译有贺拉斯《歌集》、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远征记》等多种古典作品。 全文共4153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苏格拉底的工作虽简单但深刻,具有深远的影响,后来被理论化为某种逻辑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纳法,从特殊事实中归纳出普遍原理。 苏格拉底用高贵的自我牺牲,力图唤醒邦民走出道德麻木,他向骗子和伪善者提出尖锐的质疑,树敌众多。 苏格拉底鄙视的不是生命中平庸的事物,而是以居高临下的高傲姿态看待在真实劳作中展现出的实在性。苏格拉底要求贴近自然的怀抱,聆听自然的律动。 智术师的学说使哲学降低到只关心现实利益和个人事务的高度,如果哲学接下来的发展想要反驳智术师的学说,只能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哲学从分析知觉和自然出发,最终却引发了社会和道德的混乱。只有通过反思道德混乱,真理的精神才能唤起新秩序。只有走出道德黑暗,新的理智之光才能重新绽放。社会和个人的无序似乎从反面证明了自然哲学的荒谬。如果要恢复自然哲学的名声,它必须经过道德理论的修正。 普罗塔戈拉或高尔吉亚等智术师分析得出了个人主义学说,如果能证明这种学说不仅无法践行而且不可设想,便能够从根子上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予以毁灭性打击。知觉理论作为道德个人主义的基础,也随之需要修正。只有这样,道德支点才能再次既成为理智世界也成为自然世界的稳定中心。 智术师的学说导致了道德和社会危机,进而导致了哲学危机,这种危机在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导致了两种反思的产生,我们也可视之为一种反思的两类变形,一种是不完全的反思,一种是完全的反思。面对智术师学说,不完全的反思试图通过道德重建来恢复普遍有说服力的法律或原则,重建道德秩序并不需要追问抽象真理或自然哲学来获得普遍原理。完全的和逻辑性的反思是从道德的普遍原理出发,着手恢复我们所知世界的普遍基础。 *普罗塔戈拉 苏格拉底想要恢复道德世界早已失去的稳定中心,通过系统反驳无政府主义者,他为他的后继者奠定了发展新思想的基础。有些学者继承了苏格拉底处理法律和道德世界的有限理论,被称为不完全的苏格拉底学派,即小苏格拉底学派;有些学者继承了苏格拉底处理整个可知世界的理论,被称为完全的苏格拉底学派,这派学者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两位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在两种意义上深刻影响了后来古希腊哲学的走向:第一,在苏格拉底的影响下,希腊哲学开始从反思自然哲学或理论哲学出发,来解决道德混乱问题;第二,苏格拉底开创了后来哲学的两条分支,一支涉及行动或实践的法则,一支涉及思想或自然的法则。 苏格拉底是雕刻匠索弗洛尼斯科斯(Sophroniscus)和产婆斐娜瑞特(Phaenarete)之子,公元前469年左右出生于雅典。他的父母可能很穷,因为据苏格拉底所说,当时智术师教学收取学费,他因太穷而没钱付费。(来源于柏拉图在《申辩》中描写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时的说法。)但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我们确定的是,苏格拉底最终对雅典文明当时的盛行文化极为熟悉。 杰出人物通常气宇轩昂、仪态高贵,但苏格拉底却是典型的例外。他的脸部蜷曲,头大眼突嘴唇厚,外貌丑陋粗野,不修边幅,我们甚至可以称他为彻头彻尾的“放荡不羁者”(Bohemian)。但是,他天生具有非同寻常的充沛精力,既能忍耐严寒又能忍受酷暑,饮食节制,虽不嗜酒,但喝起来酒量比谁都强。 他幽默冷静,不会因危险或奚落而过于激动。他的反讽犀利而恰切,天性敏锐,令人叹服。最令人叹服的是,他具有某种神秘和忘我的倾向。长大成人后,他感到心中有神秘的声音在召唤,为了聆听这种召唤,他有时会站住不动,独自沉思好几个小时。这种声音对他具有约束力,在很多方面约束着他的行动,但会准许他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自由思考,观察他们的行动、理解他们的思想。苏格拉底不问出身,不论贵贱贫富,孜孜不倦地追问他人有关正义、善、纯洁和真理的问题。他并没有千方百计想要在哲学著作中提出宏大的普遍原则。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位产婆,熟悉助产术,他以此自喻,努力帮助他人表达自己,并不传授任何知识,只是对他们进行提问。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反讽,永远不断地追问,试图在他人心中唤起相关问题的真实含义。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如此巧妙,又能敏锐地把握住对方回答的弱点,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像他自己声称的那样无知,对相关人生问题没有自己的答案。 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方法相比,苏格拉底并不致力于研究普遍本原,而是致力于研究大众的道德观念,以及某些特定词汇的含义,总之,致力于研究个别、特殊、具体、日常的东西。苏格拉底也不否认他有这类目的。但同时,他也公开承认他在寻找失去的普遍性,人类思想和行动失去的法则。他相信,生命并非智术师所认为的混乱,也没有人真的相信会是混乱。相反,每个人的言辞和行动中都有意义和目的,我们只需要搞清楚对方言行的真正含义即可。哲学局限于人类的现实利益而濒临毁灭,苏格拉底则心怀坚定信念,孜孜不倦地寻找着解药。 苏格拉底的工作虽简单但深刻,具有深远的影响,后来被理论化为某种逻辑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纳法,从特殊事实中归纳出普遍原理。亚里士多德专业系统地指出苏格拉底的两项哲学创新:推理的归纳过程;通过归纳得出普遍理念或定义。这非常准确地指出了苏格拉底的潜在方法,并点明了亚里士多德本人后来对苏格拉底方法的发展。即便如此,如果我们探讨苏格拉底是否意识到这种方法,亚里士多德可能犯了时代误植的问题。苏格拉底并非有意识地使用这种方法,他只是想了解人们思考问题的普遍方式。他是归纳法的先驱,而不是发现者,换句话说,他触及到归纳理论,他自己却并不知道也不关心这种理论。 据柏拉图记载,苏格拉底谈到过一则我们难以判断真假的故事。故事讲述了苏格拉底开始“寻找定义”的原因。他的朋友克瑞丰(Chaerephon)去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向先知询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先知回答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这个答案转述给苏格拉底之后,苏格拉底感到非常震惊,他感觉自己没有任何智慧、一无所知。为了证明神谕有误,他不断询问各行各业杰出、有名望的人——政治家、诗人、工匠等等,期待他们回答指出,他们的工作建基其上的本原之知会证明他们具有更高的智慧。但他惊奇地发现,他们完全不了解什么是本原之知。他们的工作似乎非常随意,只是在根据经验行事,并对苏格拉底期待他们说出更多感到恼火。苏格拉底由此得出结论,神谕至少在这个意义上是对的,他虽然并不比别人知道更多,但至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这个故事是否是苏格拉底的反讽的典型例子,我们并不知道,但它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苏格拉底的生活的真正意义。苏格拉底并不满足于根据经验随意行事,他注定要前进到发现人类行动和言辞的本原。他人的无知并没有让他相信,这个世界没有这种本原。他认为,这种本原虽起作用但人们从未察觉,在它面对攻击时没有任何人为之辩护。因此,苏格拉底有时将自己比作牛虻,时刻叮咬、激怒人们,使他们走出舒适的无知无觉状态,逼迫他们反思自己言行的真正根源是什么。苏格拉底还将自己比作电鳗,当人们满足于影像或者对思想和行动进行虚假的解释时,他就会去电他们。 *雅克·达维特于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用高贵的自我牺牲,力图唤醒邦民走出道德麻木,他向骗子和伪善者提出尖锐的质疑,树敌众多。朋友的崇拜、对话者的愤怒、敌人的污蔑、诗人的讽刺、忘恩负义者的攻击、不义的审判以及英雄的死亡,所有这些我们必须略过不谈。这是历史上最高贵的人的故事,故事的大致情节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我们要确定的是,他在多大程度上找到了“定义”,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 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 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 简而言之,他在多大程度上使日常生活、思想、言辞的混乱转变为普遍的原则和规律,并使之强大坚实到足以为这个世界建立新秩序,为彼岸世界建立新希望。 我们已经说过,苏格拉底与不同职业的人谈话。他并不是要灌输自己的观点,而是根据谈话对象具有的特点、能力来决定自己的谈话内容。也就是说,如果苏格拉底见到木匠,他就会从木工活入手提问;如果见到雕刻家,就从雕刻技艺入手;如果见到政治家,就从统治术入手。总之,他不会就对话者没有任何经验和知识的话题来阐明他的普遍理论。他质问的主题是对话者自认为最为了解的。 智术师“在云端”教授混乱、不确定和孤立,与之相比,最令苏格拉底吃惊的是,当他和这些人谈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最为熟知的主题时,他始终会发现两样事情:首先,个人通过天赋能力、持续训练,毫无疑问会拥有某项技艺;其次,每个人都相信,他的技艺会涉及某种高于他自身、外在于他自身的法则。如果苏格拉底询问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对方会说他希望在公民中产生正义;如果询问技艺高超的雕刻家,对方会说希望生产美的东西;如果询问工匠,对方会说希望生产实用的东西。正义、美和实用,这三个词汇从不同方面说明,某种存在毫无疑问在个人及其作品中得到自我实现,在本性中具有正义、美和实用三种含义。虽然如此,相对于个人及其作品而言,这种理念仍然起支配性的作用,因为,首先,它是在先的;其次,它内在于个人及其作品之中并赋予其价值;再次,它作为个人及其作品最终的完成或完善状态出现。这种理念作为原因也表现在三个方面:生成的原因、内在的原因和完成或完善的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设想苏格拉底或许会争论道:“你们这些聪明的智术师,当我们想让你们谈谈抽象的话题,你们巧舌如簧、夸夸其谈,最后我们没有获得任何确切的知识,尤其是我们向来视为最重要的主题,比如神、正当、真理、正义和纯洁。我们对你们的言辞毫无招架之力。没人会严肃对待聪明的年轻人在实践事务上给出的意见,但如果这些年轻人会迅速学会你们的伎俩,就会用花哨的论证迷惑那些比他们远为智慧的普通公民。你们所有的言辞都只想证明,没有任何确定、真实、稳固的认识,这个世界有的只是意见、习惯和或有意或无意的胡说八道。” “但是,当我去与这些人谈论他们声称拥有的技艺时,我从未怀疑他们的心灵中存在某种绝对实在、美和真实的理念。他们生命的目的、希望和欲求就是在其作品中实现这些理念。这些理念先于他们存在,促使他们行动,是他们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 “难道我们不正是在这里找到了揭开存在秘密的钥匙吗?任何人只要极其深入和确定地了解到,在他的生命中,至少有某种法则在起作用,这种法则不是源于他自身,而是源于比他更高更伟大的某种东西,那么,他难道不会觉察到某些迹象,发现宇宙整体的真理?任何运行有序的事物都有某种法则或理念在起作用,这种理念先于万物存在,作用于万物,赋予万物以价值,使万物得以实现和完善。” 苏格拉底鄙视的不是生命中平庸的事物,而是以居高临下的高傲姿态看待在真实劳作中展现出的实在性。苏格拉底要求贴近自然的怀抱,聆听自然的律动。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作为认识万物的新观点。这里的知识指的不是想象之知或言辞之知,而是真知,是拥有技艺之人的知识。他们通过服从、受教育、自制获得知识,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自身内在的法则。德性即知识,一方面,它不是虚无缥缈的、不真实的、不可接近的某种东西,而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能通过个体并在个体之中得到把握;另一方面,它又不只是某种个别、变化、不确定的东西,而是具有绝对、至高无上、永恒的特征。 德性即知识,如果人有德性,他就会实现他自身中的至善和真理,他也会实现外在于他的至善和真理。他是自由的,因为只有真理才会使他自由。他服从法律,这种法律是他向自己发布的,永远有效。因此,德性可教。老师拥有的完善法则,也潜在于学生心中。法则为个人拥有,但它是比个人更伟大的存在。 德性即知识,德性的法则也铭刻在德尔菲神庙上:“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也就是实现你自己。通过服从、自制,达到自我的充分实现。实现你的潜能,实现构成你的真实存在的内在法则,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人达到自足。 德性即知识,生命中的各种关系,家庭、市场、城邦;生命中的各种活动,劳作、言辞、艺术、文学和法律;生命中的所有情感,友谊、爱情、虔敬、勇敢和希望,所有这些都是知识整体的各个部分。它们是法则的外在表现。它们是理性,通过个人使他们自身得到实现,同时也使个人得到实现。 【 赠书活动 】 留言回复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位哲学家并简述理由 点赞数最多前八位均可获得 《希腊哲学简史》一本 英国古典学家约翰·马歇尔的《希腊哲学简史》,是针对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的哲学普及读物,用少量笔墨引导读者思考哲学与历史、政治的关系,把哲学放在更大的背景当中,体现古典学家所具有的整全视野。 译者陆炎是北京大学西方伦理学研究生,撰写了长达两万字的导言,添加了百余条注释,详述希腊哲学研究在中国的传统和历史,有志于深入了解希腊哲学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通过本书踏入希腊哲学研究的殿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