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野史 >

他是海归精英,顶着共产国际压力打响起义第一枪,成就建军大业!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作者:周牧原;部分配图来自《建军大业》剧照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7月27日,在建军9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建军大业》终于公映了!第一时间尝鲜《建军大业》后,深深被电影里的周恩来打动!
    周恩来当时是一个海归精英,毛泽东仅仅是一个湖南代表,他们就是因为有着一致的改变中国的理想而走到了一起,1927年前后的“建军大业”过程中周恩来都做了哪些不可或缺的事情?
    有情商:四一二政变巧妙全身而退
    1927年8月1日,年仅29岁的周恩来作为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与贺龙、刘伯承、叶挺、聂荣臻等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自此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朱亚文饰演的青年周恩来)
    虽然在电影中,周恩来占据了主要角色之一,一直以领导人的身份出现。但在1927年初始,周恩来在党内还不占据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周恩来1924年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了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1925年曾率部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

(黄埔军校时期的周恩来)
    1926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军事课程,同年冬到上海,出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1927年3月周恩来和罗亦农、赵世炎等人一起组织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取得了战斗胜利。战斗中周恩来亲临前线指挥,英勇作战,有力支援了武装起义。

(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时期的周恩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然发动政变,周恩来此时正在上海。他灵活运用个人魅力和昔日在黄埔军校时期的关系,经过紧张的周旋逃脱了反动派的追捕,不久之后来到武汉。此时武汉在国民党汪精卫政府的控制下,和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是为“宁汉对立”。
    这一段在电影中也有生动的表现,周恩来和斯励斯烈见面,手下部队几乎要对周恩来不利,但周恩来凭着对局势的深刻分析让斯家兄弟意识到不能做蒋介石的武器,全身而退。这其中有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期积攒下的各种人脉关系,斯励称周恩来为老师,也有周恩来巨高的情商为斯烈分析局势起到的作用,当时的混乱时局之下,能看清大局并有坚定信念的人是少之又少。

(周恩来涉险去见斯烈斯励兄弟)
    有信念:和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不谋而合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的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和中国革命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会在陈独秀的操纵下拒绝讨论毛泽东向大会提出的关于加速深入农民斗争,立即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提案,甚至把毛泽东排斥于大会之外,剥夺他在大会上的表决权,此处电影中亦有表现。周恩来也在此被选入中央委员会。

(《建军大业》里中共五大会议毛泽东因为提出武装斗争而被赶出会场)
    毛泽东当时在党内地位不高,1925-26年,毛泽东在基层农村调研,后写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在党内宣传扎根于农民阶层,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但不受陈独秀为主的党中央领导看重。

(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就是在中共五大上将毛泽东赶出会场的那个人)
    412政变后毛泽东亦力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但和陈独秀等领导层产生冲突,在当时以知识分子和留学生为主导的中共领导层中,毛泽东并不受欢迎。作为知识分子和留学生一员的周恩来为何在此时却对毛泽东有所欣赏?信念的一致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关键。
    相较同时代的陈独秀、瞿秋白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周恩来长期扎根于基层工作。在早期黄埔军校时期和领导第三次上海工人起义的时候,就对中国革命有所思考,1924年他谈到“国民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关系时就说过:“不走到第一步,何能走到第二步?”,对革命的主次关系有所思考。同时他也是最早意识到革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革命武装的问题的人,主导了叶挺独立团的组建工作。

(叶挺<欧豪饰演>独立团最早是由周恩来组建的,他是最早意识到革命需要自己的武装力量的人)
    片中周恩来和毛泽东在对当时的局势形成一致的见解之后,毛泽东去买枪、团结农民,周恩来去找志同道合的人,团结了贺龙、朱德、叶挺等非常关键的一批实力干将。

有魄力:顶住压力坚持南昌起义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恩来和毛泽东一样主张建立共产党自己的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发动基层群众,这是他和毛泽东有共同语言的地方。特别是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失败后,他对中国革命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着高度评价。
    张国焘作为共产国际代表反对南昌起义,周恩来顶住了压力坚持起义,这一段在片中表现得十分精彩幽默,革命充满了意外,随时需要魄力和担当。

1927年12月18日周恩来在由他起草的中央给浙江省委指示信中指出:今后工作重点,是迅速恢复和建立党和工农群众组织,指导他们“发展广大的乡村游击战争和城市工人的日常斗争”。可见其吸收了毛泽东的革命经验。在早期中共革命期间,周恩来也是为数不多对毛泽东的方针政策保持支持态度的领导人之一,这也为之后两人数十年的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

(南昌起义是由周恩来主导的,毛泽东则兵分两路主导了秋收起义)
    而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等人主导下起义军挥师南下,准备攻占潮汕,进而在广州再度组织起义。但之后在揭阳面对优势敌军战败,在转移到普宁的路上周恩来患恶性疟疾,转道去香港治病。之后朱德率一部在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另一支在在颜昌颐、董朗率领下进入海陆丰地区同当地农军会合,组建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
    (片中周恩来转道香港养病,是由范桂霞<周冬雨饰>照顾)
    可以说整部《建军大业》看下来,深深地感到周恩来为大业操碎了心,最后都只能去香港养病了!南昌起义胜利像一支强心针,之后南下受挫,秋收起义失败,正如毛泽东所说“共产党人是从一次又一次失败中走出来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都没有阻挡周恩来、毛泽东、朱德为改变当时的中国而努力的决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