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野史 >

《建军大业》里暗藏的这些伏笔,你看懂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作者:关河五十州(代表作:《一寸河山一寸血》、《彭大将军》、《战神粟裕》、《建军大业》)
    《建军大业》已经于7月27日正式上映,很多观众已经一睹为快。影片描述1927年前后我军从南昌起义到三河坝战役再到井冈山会师的一个过程,牵涉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可谓相当之纷繁复杂,在精彩卓绝的战争戏、催人泪下的情感戏之余,也许会有很多普通观众对其中的一些背景知识和人物关系感到发懵。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这段历史本身错综复杂,知识点繁多,另一方面,限于时长和突出主题等原因,任何一部历史电影都只能在基本精神上尊重史实,而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或者完全一致。下面就结合史实,以问答的形式,给大家解释一下剧中来不及展开的部分前因后果及其线索。
    1、问:周恩来开场去见的斯烈斯励是什么人?在四一二政变里什么作用?后来他们怎么了?
    答:斯烈是第二十六军第二师师长,斯励是他的弟弟。第二十六军原属孙传芳的五省联军,起义后才编入国民革命军。与老国民革命军相比,这支部队受革命思想影响较小,所以四一二前被蒋介石派到上海,作为向工人纠察队开刀的主力。
    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斯励是黄埔学生。斯烈利用弟弟与周恩来的这种关系,写信请周恩来前去会谈,周恩来实际是被斯烈骗去的。周恩来被扣后,斯励劝哥哥放走周恩来。斯烈本人对未来的政治走向如何也吃不准,害怕自己押错宝,糊里糊涂毁了前程,这才不得不将周恩来予以释放。

斯励于1931年意外被杀。斯烈解放后被选为浙江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并任杭州市救济事业委员会副会长。1953年病逝。

2、问:杜月笙为什么杀汪寿华?他为什么会搅和到四一二政变里去?
    答:杜月笙是有名的上海滩“闻人”(青帮头子的别名),在青帮中有“军师爷”或“诸葛亮”之称,其为人处事与其他流氓头目截然不同,在南北政客、各党各派中间都很吃得开。

身为场面上混的人,杜月笙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和倾向,大革命时期,为了投机,他帮过国民党,也帮过共产党。中共和杜月笙的联系主要通过汪寿华进行。有一段时间,汪寿华报告中央,说他几乎每天都要与杜月笙见面,而“上海没有流氓捣乱工会的事件发生”。
    蒋介石也深知杜月笙在上海滩所能起到的作用,对他很是青睐,曾专门设宴招待。在了解到蒋介石正在做反共“清党”的准备后,杜月笙就迅速把赌注押在了蒋介石这一边。
    要调动上海流氓参与“四一二”,光杜月笙一个人还不行,必须黄金荣等人也点头。黄金荣开始拿不定主意,因为他看到有很多人拥护共产党提出的口号和主张,怕国民党对付不了共产党,所以要杜月笙别急着下注,先看看双方谁胜谁负再说。杜月笙则认为,国共双方虽然尚未能决出最后的胜负,但从共产党的宗旨来看,如果共产党胜利了,决不会对他们这些人有好处。他们的下场,只会是和国民党同归于尽,与其这样,不如全力与国民党合作反共,使国民党获胜,如此他们将来在政治上才有地位,也才有前途可言。
    杜月笙的这番话打动了黄金荣,他们最终都参与了“四一二”政变。汪寿华是上海党组织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政变即将发动之际,自然就成了杜月笙要予先杀害的首先目标。

3、问:陈独秀在当时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可以在开会的时候对毛泽东大叫大嚷?
    答:陈独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同时也是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世时,陈独秀和李大钊一南一北,为党内两大柱石。李大钊牺牲后,陈独秀在党内的影响力、号召力乃至个人魅力无人可与之相比,包括瞿秋白、张国焘在内,党内同志不但把他看成是最高领导,也视之为师长。

陈独秀的性格缺陷是容易意气用事,发起脾气很厉害,喜怒形于色,因此被批评为有家长制作风,这也是他倒台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团中央书记任弼时曾代表团中央向他提了一个书面意见,他竟当场撕得粉碎,扔在地上,且不容任弼时发言解释。
    在大革命时期,张国焘是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长,但他也经常被陈独秀指着鼻子大骂。毛泽东那时并不是中共中央的决策者,党内的政治地位远远不及张国焘等人,陈独秀在会上对他大叫大嚷也就不难理解了。
    4、问:剧中毛泽东和杨开慧进行告别,那是他们俩人最后一次见面吗?
    答: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组织革命力量,发动农民起义,并派毛泽东回湖南负责组织两湖农民起义。于是毛泽东奉命偕杨开慧一道潜入长沙,夫妻俩最早住在长沙北门外沈家大屋旁边的一间房子里,这座沈家大屋其实就是湖南省委机关。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在沈家大屋召开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亲自主持讨论和制订秋收起义计划。
    由于敌情严重,省委会议后,毛泽东决定先把杨开慧送往其岳父所留下的一座挂着“板仓杨” 匾额(毛泽东岳父杨昌济世居长沙县板仓,人称“板仓杨”)的房子里去住。不久,毛泽东前去指挥秋收起义,两人在“板仓杨”依依惜别。三年后,杨开慧被捕牺牲,这次话别遂成为永诀。其时毛泽东正在江西指挥反“围剿”,闻讯悲痛不已,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5、问:牛炸天的叶挺为什么能那么狂?他后来去了哪里?
    答:叶挺毕业于保定军校,曾在孙中山的警卫团任营长,深受孙中山的信任和器重,仅仅这一资历,在国共两党中就已称得上是金字招牌。

北伐开始后,中共计划在各个国民革命军中都建立起一支自己的武装,但由于形势变化剧烈,最终仅在第四军内建立了一支由叶挺任团长的独立团,后来被通称为叶挺独立团,叶挺也因此成为当时中共党员中唯一掌握正规军队的干部。
    叶挺独立团是北伐先遣队,他们智取平江、汀泗桥,强攻贺胜桥,勇登武昌城,可谓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据当事人回忆,两湖民众从这时候起就称独立团为“铁军”,同时第四军“铁军”的名号其实也是由此而来。
    叶挺独立团一直在国民革命军中具有特殊地位。中共可以通过叶挺,独立自主地成立新兵连、新兵营、特别大队,独立自主地任免调动干部,而无需预先经过师、军长批准。当时还在第四军担任师长的张发奎曾话中有话地对叶挺说:“你们这个独立团真是‘独立’的。”叶挺听了,立即顶了回去:“是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独立,我们现在才能坐在武昌城内说话!”

南昌起义后,叶挺率部南下,因寡不敌众而遭到失败。接着他又参与发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再遭失败,叶挺遭到李立三、王明等人的无端指责,因而退出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担任新四军军长,在皖南事变中被逮捕。抗战胜利,始获自由并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8日,在乘飞机由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身亡。
    6、问:叶剑英为什么看上去鬼鬼祟祟的,他是什么身份?他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答:叶剑英的公开身份是张发奎第四军的参谋长,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为了绝对保密,叶剑英入党时都没有马上举行入党仪式,到广州起义前才补办了仪式,他实际是党组织安插在第四军的一个重要内线。

南昌起义前,贺龙、叶挺部队和党员干部大批涌向九江、南昌,已经引起了国民党方面的注意。汪精卫和张发奎等人经过密议,计划以张发奎的名义,邀贺龙、叶挺上庐山开会,乘机予以扣留,同时在德安对贺龙、叶挺部队进行包围。叶剑英连夜通知贺龙、叶挺,才使他们脱离危险,否则南昌起义很可能中途夭折。
    7、问:贺龙、朱德原来都是国民党的人?
    答:不对。南昌起义前,朱德已经是共产党员。在国共分裂前,按照国共合作协议,共产党员全部都加入国民党,因此朱德既是共产党员,名义上也是国民党员,但不能说他是国民党的人。

贺龙曾经在辛亥革命时加入过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本是国民党的前身,但贺龙没有办转入国民党的手续,也没填过相应证书,所以他不是国民党员,也不能说是国民党的人,他只是服从于国民政府,参加北伐。

8、片中关于何长工设计军旗的情节,将军旗诞生地展示为铜鼓,历史上不是应该在修水诞生的吗?这个情节是不是有错误?
    答:历史上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首站到达的是铜鼓,起义正式发动后,他也一直在铜鼓坐镇。那面军旗是卢德铭部在修水驻扎时,由何长工等人设计的,实际上毛泽东没到铜鼓前就设计好了,秋收起义时才正式打出来。电影毕竟是一门艺术,跟史实不可能完全一致,没必要如此较真。因为要这么较真的话,军旗也不是何长工一个人设计出来的,另外还有两个人也参加了设计,电影中总不可能一个个介绍吧。

而且铜鼓是当时秋收起义的中心和领导机构所在地,所以表现秋收起义自然最好把地点集中在铜鼓。就好像南昌起义的中心在南昌,九江等其他城市虽然也跟起义紧密相关,但只能处于次要位置。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看一下中国古画就知道了,中心人物画得特别高大,其他人物都很小,这不是完全的写实,只是表现手法而已。
    9、问:蒋介石强调了两次的给宋美龄种梧桐树是什么意思?
    答:据考证,南京、上海种植梧桐,与蒋介石追求宋美龄并没有关系,前者是市政建设的需要,后者是租界的法国人带来的,而且种植时间与蒋宋联姻也差得很远。电影中强调这一点,应该是出于艺术创作和刻画人物的需要,表现他对宋的爱意及其本身已达到的权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