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从黄帝、老子到白玉蟾:南宗道教溯源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道教南宗的传承,从老子、黄帝的黄老道,到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的金丹道,张伯端、白玉蟾的南宗,其下延及彭耜、萧廷芝、翁葆光、陈致虚、陆潜虚、仇兆鳌、付金铨等,直至当代海南玉蟾宫陆罗星,这是一脉相承的南宗法统,已历三千余年的历史。
    南宗道教(资料图)
    道教南宗始兴于两宋时期。其时内丹诸法纷起,丹家辈出,呈现了一个内丹热的时代,开始形成以南北二宗为主体的内丹派。南宗以“性命双修”、丹道雷法并重的修炼方式着称,因为其代表人物多出自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宗。而北宗则是以金元王重阳为教祖的全真道,初起时主要流传于长江以北,世称北宗。北宗与南宗,皆以修炼内丹而期成仙为要旨,入元以后,有人就将南宗与北宗合并归于全真道,故又称道教南宗为全真道南宗。

钟离权 明代彩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藏(资料图)
    明宋濂《文宪集》卷八《送许从善学道还闽南序》说:
    “宋金以来,说者滋炽,南北分为二宗:南则天台张用成,其学先命而后性;北则咸阳王中孚,其学先性而后命。”
    明胡应麟则指出:
    “盖南北二宗之分实自宋南渡后,而皆始于吕岩。岩得道钟离权,权得之东华少阳君。南宗自岩授刘海蟾操,操授张紫阳伯端,伯端授石杏林泰,泰授薛紫贤道光,光授陈泥丸楠,楠授白海琼玉蟾,蟾授彭鹤林耜,此所谓南宗也。北宗自岩传王重阳嚞,嚞传马丹阳钰及妻孙不二,钰传谭长真处端、刘处长生玄、丘长春处机,此所谓北宗也。”

白玉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道教南宗实际创始人为白玉蟾。该派祖述钟离权、吕洞宾,谓其丹法传自钟、吕。自成立即尊北宋张伯端为一祖,石泰为二祖,薛道光为三祖,陈楠为四祖,连同白玉蟾,世称“南五祖”。后又增加刘永年、彭耜,又称“南七真”。南宗主要流传于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四川等南方广大地区,以罗浮山、武夷山、天台山等诸洞天为修持名山,以海南文笔峰玉蟾宫为南宗总坛,陕西紫阳县紫阳宫为祖庭,浙江天台山桐柏宫为祖师故里。

黄帝问道图(局部) 明石芮绘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资料图)
    关于南宗的历史与传承,南宗弟子王庆升《三极至命筌蹄》说:
    “七返九还,金液炼形者是也。一时媾精,一日结胎,十月脱胎,三年无阴,是谓纯阳之仙。六年绝粒,鼻无喘息,名曰至真,白玉其骨,黄金其筋,履蹈虚空,洞贯金石,此修仙之极致也。自老子,黄帝而下,凡飞腾变化之俦,皆修此耳。故老子作《道德经》,以诏后世;黄帝着《阴符经》,以彰厥旨;真人魏伯阳因之,作《周易参同契》,以极其底蕴。正阳钟离权由之,作《云房三十九章》,以祛似是之惑;纯阳吕岩缘之,作《沁园春》、《霜天晓角》及《窑头脱空》等歌,以广其意;华阳施肩吾修之,作《会真记》,以诱进学之事,虽皆发明道要,显示机缄,然而火候法度,温养指归,并不曾说破。天台怡真先生谪自紫阳真人,宿德不渝,感西华夫人发枢纽,而授之以口诀,道成授杏林石泰以《悟真篇》。杏林道成,授紫贤薛道光以《还元篇》。紫贤道成,授泥丸真人以《复命篇》。泥丸道成,授紫清真人白玉蟾以《翠虚篇》。厥后之闻道者,紫清之徒也。”

老君授道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南宗道教的历史脉络
    南宗门人陈致虚《金丹大要》卷一指出,南宗金丹大道渊源于太古,黄帝修之而登云天,老君修之是为道祖,巢由高蹈,篯铿长年,尔来迄今,历数得道丹成者不知有多少。自河上公五传,而至魏伯阳。其后张陵得伯阳之旨,丹成道备,降魔布教。又有葛玄、许逊等济幽斩蛟,逢时匡世救劫。
    “华阳玄甫、云房、洞宾授受以来,深山妙窟,代不乏人,其间道成而隐,但为身谋,不肯遣名于世间者,岂胜道哉!复有传世存道,序传诗歌,或隐或显,宁具知乎?至于功高德重,尊居帝境,宰制劫运者,又难备知。燕相海蟾受于纯阳,而得紫阳,以传杏林、紫贤、泥丸、海琼,接踵者多。我重阳翁受于纯阳,而得丹阳,全真教立,长春、长真、长生、玉阳、广宁、清静诸老仙辈,枝分接济,丹经妙诀,散满人间,唯紫阳《悟真篇》颇详,又得无名子诸公引而明之。我黄房公得于丹阳,乃授太虚,以传紫琼,我缘督子得于紫琼。”
    这就明白揭示了南宗直承黄老心法,演衍钟吕金丹大道,而大成于白玉蟾。
    依据这些道经的记载,我们大致可以了解道教南宗的渊源与发展历史。从战囯时期的黄老道,到汉唐之际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的金丹道,张伯端、白玉蟾的南宗,其下延及彭耜、萧廷芝、翁葆光、陈致虚、陆潜虚、仇兆鳌、付金铨等,直至当代海南玉蟾宫陆罗星,这是一脉相承的南宗法统,已历三千年余的历史。

三清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南宗道教传戒授箓制度,形成于南宋时期,其时谓之传度。传度的内容包括传戒、授箓、传法。自白玉蟾祖师开始,即公开在武夷山升真玄化洞天冲佑观,修设三界醮坛,授徒传度,广开南宗门庭,并有《南宗传度仪》传世以作典范。南宋嘉定九年(1216)正月吉日,白玉蟾祖师亲自主持传度,上章谢恩奏事,为武夷山冲佑观道士、正一盟威弟子施某等传度,授戒传法。嘉定十一年(1218)十月吉日,白玉蟾祖师又主持传度,上章谢恩奏事,为彭耜、留元长、林伯谦、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简、罗致大、陈守默、庄致柔等,付以道法,奏准玉格,传授戒法。
    南宗传戒,初真为十戒。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第四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炁。当守真操,使无缺犯。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第七戒者,不得饮酒过差,食肉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杂秽。当慕胜己,栖集清虚。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

老子传丹道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据白玉蟾《传度谢恩表文》记载,南宗弟子皆领有法职称号,白玉蟾为“高上神霄玉清府雷霆令、统五雷将兵、提领雷霆都司鬼神公事”;众弟子中,彭耜为“上清太华丹景吏、神霄玉府西台令、行仙都风雷判官”;留元长为“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师,太乙雷霆典者,九灵飞步仙官,签书诸司法院鬼神公事”;林伯谦为“太上正一盟威法师,充驱邪院判官,南昌典者,九灵飞步仙官兼管雷霆都司鬼神公事”;胡士简为“太上三五都功法箓弟子、奉行天心正法、驱邪院判官兼干五雷使院事”;罗致大为“太上正一盟威法师、行上清混元天心五雷大法、差充主管驱邪院事、兼雷霆都司事”;陈守默为“太上三五都功紫虚阳光箓弟子、行上清北极天心正法、金阙内台炼度典者、驱邪院右判官”;庄致柔为“太上正一盟威法师、行灵宝天心玉晨五雷大法、九灵飞步仙官、主管驱邪黄箓院事”;潘常吉为“太上三五都功职箓、神霄玉府右侍经、蕊珠侍经”;周希清为“太上三五都功职箓、神霄玉府右侍经、紫华侍经”。藉以表示仪式用法时,必须写出所受法阶地位,以利行法。上述称号涵盖“正一”、“上清”、“灵宝”、“神霄”、“天心”诸派,代表领受各派箓名、道阶、法位与仙职等,足见白玉蟾弟子众多,来自于各门各派,最后汇聚于南宗旗下,成为教团的骨干。

东华帝君 明代彩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藏(资料图)
    南宗道教的特点
    元代陈致虚主张南北合流,统一于全真教之下,南、北二宗于是合并。统一以后,列出了一个新的传授系统:五祖为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其下并列南宗七真——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刘永年、彭耜;北宗七真——马丹阳、丘处机、谭处端、刘长生、王处—、郝大通、孙不二。统一的全真教遂在元代末期完成。组织上虽已统—,但由于南北两宗所产生、传播的社会条件不同,故在许多方面而各具特点。与北宗相比较,南宗具有以下的几个突出的特点:

都仙教主李铁拐 元颜辉绘 绢本设色 日本京都知恩寺藏(资料图)
    第一,南宗、北宗的传承不同。
    据《法海遗珠》卷十四记载:南宗派系传承依次为都仙教主东华帝君李铁拐——灵真教主护国仙王应化天尊钟离权——九天上真清真元君魏华存——正真教主纯阳警化真君吕岩洞宾——明真教主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刘玄英——玄真教主天台紫阳悟真妙有圆通真君张用成——翠玄演道杏林真人石泰得之——紫贤复命毗陵真人薛道光——翠虚普济泥丸真人陈楠——紫清定慧海琼真人白玉蟾。“此法乃祖师铁拐都仙教主东华帝君,在青城山之巅,会集众仙,就南岳关鹤乘空而至,事毕复还之。其教后传钟离正阳君,及南岳紫虚魏元君。次传之吕公洞宾纯阳君,次授与刘仙海蟾翁,翁授之于天台紫阳张真君。历代自此相承,至第九代嗣教仙师琼琯仙翁,以是流传于世,绵绵不绝。”

明真教主刘海蟾 元颜辉绘 绢本设色 日本京都知恩寺藏(资料图)
    第二,南宗组织系统深入民间,并创立了靖室制度。
    彭耜曰:祖师白玉蟾所治碧芝靖,予今所治鹤林治,尔今所治紫光靖,大凡奉法之士,其所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请靖额也。如汉天师二十四治是矣,古三十六靖庐是矣,许旌阳七靖是矣。所谓“靖”,是汉晋以来天师道于教民家中设立的静室,为进行祭神祈祷,传道布教的场所。白玉蟾仿之,设立三十六所靖室,多安置于信徒家庭之中。且又奏请得额,为官府所承认,说明他们已有相当数量且比较稳定的信教群众。由南宗的祖山、宗坛、宫观,管理、教化靖室,其传授多为秘传。这与北宗一开始即大设堂会,创丛林宫观庵所颇为不同。

张伯端 明代彩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藏(资料图)
    第三,南宗倡导和光混俗,大隐市廛。
    从张伯端到陈楠,皆非职业道士。张伯端业为幕僚,石泰、薛道光以缝纫为业,陈楠则为箍笼匠人。白玉蟾云游四方,挂单投宿,似无道籍。夏元鼎本为官吏,居家修道。这种混俗修炼的主张,与北宗力倡出家苦行的思想是不同的。

雷声普化天尊 清代彩绘 北京白云观藏(资料图)
    第四,道教南宗奉三清、雷声普化天尊为至尊,天师、五祖为宗师。
    推崇《道德经》《黄帝阴符经》《周易参同契》《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和《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谓之南宗五经。五经是南宗思想和丹道法术基础。北宗倡导三教合一,王重阳劝诵《道德经》、《孝经》,《般若心经》,且用三教经典,不独奉道经。

乾坤子午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第五,道教南宗融佛入道,建立了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内炼体系。
    以黄老学说为其哲学根据,直承魏伯阳《参同契》丹法系统,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在具体的修炼步骤,主张先修命后修性,这与北宗丹法不同。元袁桷《野月观记》曰:养生之说有二焉:北祖全真,东南师魏伯阳。和南宗丹法相比较,北宗丹法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北宗以性为主,先性后命,始终强调明心见性为第一要务。其次,为了达到斩断情欲,与天为徒的目的,要求修道者励志苦行,提倡绝对的僧侣主义。在具体的炼养功夫上,则主清修丹法,且有顿法、渐法二乘之分,这些特点都为南宗所无,从而形成了北宗丹法独特的体系。
    第六,道教南宗传度制度,形成于南宋时期,为白玉蟾祖师创立,其时谓之传度。
    传度的内容包括传戒、授箓、传法,其弟子传度皆授以雷部神职,领有法职称号。如风雷判官彭耜、雷霆典者留元长、驱邪院判官林伯廉、神霄玉府右侍经潘常吉、五雷使院事胡士简、雷霆都司事罗致大、驱邪院右判官陈守默、黄录院事庄致柔。自元陈致虚融道教南宗入全真道,之后逐渐统一制度,皆称传戒。北宗则以传戒为制度,不授法箓,不传雷法。
    第七,道教南宗大力推行方便法门,倡导持诵十字天经。
    这在道教中为一创举。这种持诵法门被称为“十字天经法”,这十个字这是雷祖圣号——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十字天经 李远国书 台北松山慈惠堂藏(图源:李远国)
    《玉枢宝经》记载,持诵十字天经可得十大功效:
    (一)静心和脉,人物安宁,身心康泰,延年益寿;
    (二)解除苦难,免灾消厄,潜消口舌,永息官司;
    (三)治病祛疾,远离瘟疫,除一切病,解诸种痛;
    (四)和婚夫妻,护胎保命,送婴卫房,子嗣永延;
    (五)驱祟辟邪,收魅伏妖,安宁魂魄,清静身心;
    (六)超亡度魂,七祖九先,脱离阴间,得以生天;
    (七)水陆通畅,出入平安,招财纳祥,四海聚福;
    (八)风调雨顺,四季和适,五谷丰收,富饶安宁;
    (九)真空无染,与道为一,进德无魔,升举有日;
    (十)消除恶业,成就善根,得见天尊,证验功德。
    方便法门以其简洁易行而广为流传,常年持久的诵念天尊圣号,可达功德圆满之境界。
    《玉枢宝经》曰:
    “若未来世有诸众生,得闻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一声,或五七声,或千百声,吾即化形十方,运心三界,使称名者咸得如意。十方三界,诸天诸地,日月星辰,山河草木,飞走蠢动,若有知,若无知,天龙鬼神,闻诸众生,一称吾名,如有不顺者,馘首刳心,化为微尘。”
    明清以来,白玉蟾更是成为许多倡导内丹修炼的新兴道派的祖师,如青莲教、先天道谱系。源自先天道的一贯道,即奉白玉蟾为七祖。清顺治年间,黄德辉在江西庐山开创先天道,自称第九代祖。而一贯道也奉黄德辉为第九代祖,并谓当时一贯道正式以传道团体出现,显然是以先天道嫡传自居。先天道修持本来偏向道教南宗,他们奉白玉蟾祖师《修道真言》为必备经典。

白玉蟾(资料图)
    道教南宗亦传入东亚、东南亚各国,拥有300多万信徒。韩国大巡真理会是由韩国人赵鼎山创立于1925年的“无极道”发展出来的新兴宗教。该宗教的崇拜的最高尊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这与道教南宗信仰完全一样。其教义以“阴阳合德、神人调化、解冤相生、道通真境”为宗旨,以“安心、安身、敬天、修道”为四纲领,以“诚、敬、信”为三要谛。所有这些内容,与道教南宗的教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大巡真理会以阴阳合德、神人调化、解冤相生、道通真境为宗旨,以人间改造和精神开辟,来实现布德天下、救济苍生、辅国安民、建设地上天国之目的的宗团的名称。自1972年起,便将布德、教化、修道定为大巡真理会的三大基本事业。后又逐步扩大事业规模,将救护慈善、社会福利(建立综合医院)及教育事业(创办大真大学)等也纳入主要事业范围。截止到1992年,该教团拥有2259所教堂、29800余名教职人员以及近360万名信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