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中苏联为何不支持盟国中国?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印度方面的鼓噪很快掀起了国际社会对中方的批判,中方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尴尬境地。而就在此时更加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1959年9月9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通过塔斯社发表声明,就此事件表态,在声明中苏联方面毫不隐晦地对中方进行了指责,指责其在冲突中造成印方的人员伤亡。
     王鲁湘:1958年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比拼中,中苏之间的分歧日益加剧,而与此同时,这一运动也致使中国国内矛盾激化。1959年3月,拉萨出现了动乱,三天之后,中共方面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出现定论,这是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有预谋叛乱。其叛乱的指挥中心则在印度的噶伦堡,五个月之后,中印边境发生了第一次交火,史称郎久事件。
     王宏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郎久事件就是1959年三四月间发生的,就西藏叛乱以后,双方的军队靠近了发生了一个误会。
    胡仕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但之后和印度哨兵发生了碰面,接触,接触就发生了交火,印度主动开枪。
     解说:郎久事件发生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轰动。随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就中印边界问题连续发表谈话,称这是一个明白的侵略事件。短短几天内印度政府、国会及公共舆论利用边界问题大造声势,声称中国侵略印度,由此掀起了一股反华浪潮。
    程瑞声(前驻印大使):当时在印度这个民主主义情绪,反华的一种情绪,反对中国的情绪非常强烈。
     解说:印度方面的鼓噪很快掀起了国际社会对中方的批判,中方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尴尬境地。而就在此时更加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1959年9月9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通过塔斯社发表声明,就此事件表态,在声明中苏联方面毫不隐晦地对中方进行了指责,指责其在冲突中造成印方的人员伤亡。
    王宏纬:塔斯社发表了就是表示遗憾,实际上就是批评我们,好像我们没有团结印度这样的国家,发生这样的冲突。
    胡仕腾:貌似中立地说一句遗憾,实际上是偏袒了印度,鼓励了印度。
     解说:作为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苏联,为什么要偏袒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印度呢。就在塔斯社就中印冲突发表声明的当天,赫鲁晓夫道出了原委。9月9日这一天,苏联政府宣布赫鲁晓夫准备出访美国,并将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展开会谈,这是一场酝酿长达六年的会谈。
     六年前的1953年,随着政治强人斯大林的去世,苏联社会开始逐渐解冻,出于对斯大林残酷统治下的恐惧和反思,人们普遍希望过一种更为安全、祥和的生活。而与苏联国内情况相似的是五十年代中期,西方社会也开始出现对冷战阵营激烈对抗现状的反思。随后从理论界开始释放出明显的缓和信号,希望通过更为平和的方式,来处理冷战双方的国际关系。这一信号很快被政治嗅觉灵敏的赫鲁晓夫所捕捉。
     程瑞声: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从来跟美国的关系啊,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面应该是最差的一个,美国长期不承认苏联的。那么到了赫鲁晓夫上来执政之后,赫鲁晓夫当政了,那么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呢?就是说跟美国应该要缓和,我觉得他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解说:此时的苏联,由于长期与美国展开对抗性竞赛,国内经济消耗严重,与美国产生了相当的差异,赫鲁晓夫因此想通过缓和国家关系,来集中精力进行国内建设,在这样的思考状态下,美苏两国开始了试探性的接触,并最终达成了戴维营会谈的意向。
    程瑞声:苏联就认为,苏美这是一件世界上,当时应该是最重大事件了。
    解说:然而不巧的是,中印边界冲突却就在此时发生了。
     程瑞声:这件事情呢,我觉得它本身是偶发事件,但是恰恰它发生的时机啊,就是应该说很不巧,刚好是在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的前夕,这就是一种巧合。
    解说:苏联方面既不想破坏来之不易的苏美和谈,又不想得罪作为冷战中间力量的印度,这就是赫鲁晓夫此时的真实想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