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郑成功为何在日本也被尊称为民族英雄(9)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陆战也在北线尾开打,荷兰原本甚为轻敌,以为中国人一见火枪发射,就会四散逃命。实际上,身经百战的国姓爷部队对这样的阵仗毫不看在眼里,被火枪射击,依旧阵列整齐,进退有据。不久,郑军放箭,后方又出现郑军围剿,反倒是荷兰人很快就溃散奔逃,被歼灭了半数。次日,郑军切断了普罗岷西亚的水源,城守将猫难实叮知城不能守,便献城投降了。
     但是,荷兰的主力都据守在大员沙洲的热兰遮城中。热兰遮城始建于1623年,由于起建之初就特别考虑到了防御的问题,使得该城易守难攻。行政长官揆一来信求和,但希望仍旧保有二城通商。郑成功自然不能答应,修书给台湾行政长官揆一,强调“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取而归。”
    揆一不敢弃城,只好接战。由于炮火猛烈,郑军虽然骁勇,却也难以攻城。于是郑成功再度采取围城策略,这一围就是九个月。
     “你看这城墙很厚,而且是两层的,显然有一部分是后来加固的。”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傅朝卿指着安平古堡的一片红色砖墙说。这位学者研究郑成功相关遗址已经二十多年,最近主持了安平古堡的考古发掘。
     今天的台南安平古堡也就是当年的热兰遮城,被郑成功打下以后,以他的闽南老家重新命名。只是过去临海的城堡,如今已被陆地包围,一到假日这一带摩肩擦踵,车水马龙。“其实我们台南人现在一听说要来安平都很怕。”在我们到处寻找停车位的时候,傅朝卿说,语气带着几分本地人的自豪,也带着对一段更为宁静的生活状态的怀念。
     在他的解说下,我们发现荷兰人使用的红砖与汉人明显不同,砖扁而宽,十分结实,让这面30米长的城墙,在近400年后仍然屹立不摇。
     可惜的是,今日的安平古堡也只剩下这面墙与少数其他残垣断壁还是荷兰人时期的遗留,其余的建筑大多是日本据台时改建的,包括如今被当作安平古堡地标的一座了望塔。
     “不过日本人改变的只有地上的建筑,基础是不会动的。”他解释,也因此,他想到对这片古迹进行考古发掘。由他主持、考古学家刘益昌发掘的项目如今已经暂停,因为出资的台南市政府对发掘的期望与实际结果不同。“他们觉得我们应该挖出一座城,”傅朝卿说,他们挖出的荷兰时期啤酒瓶、瓷瓶等虽然看来不起眼,却是“真正的文物”,他援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物“真实性”的解释,说明真正的文物才能蕴含历史。
     让我惊讶的是,安平古堡的面积其实不大,为什么郑成功围城九月才能攻下?傅朝卿比手画脚地解释,其实原来的热兰遮城面积比现在的安平古堡大了许多,但部分并没有划入古迹范围。他充满热情的解释,让我同样可望知道那围墙、停车场、住宅底下,到底能揭露出什么样的历史真相。
     不只安平如此,原来同样临海的普罗岷西亚城,如今叫做赤崁楼,坐落在台南市中心。几百年来的填海造陆,早已改变了台南的原貌。但是那历史沉淀的记忆不必挖掘,就浮现在台南市的街道上。
     “你第一次走这个吗?”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锣鼓、唢呐、鞭炮、烟火声中,台南市文化观光处处长许耿修侧过头来问我。我与他并肩走在绵延几公里的神轿、阵头队伍的最前面。
     我点头承认过去没有这种经验。“我也是第一次。”穿着深色西服,戴着无边眼镜的许耿修说,我们的位置原来应该是属于主办此类宗教活动的“庙公”(庙宇主持)的。但这次活动既是市政府主办,他就代表市政府站在庙公的位置。在我们身后,是国姓爷的圣驾。这尊郑成功神像与配享的甘辉、万礼塑像是从附近的一座小庙妈祖楼中迎出来,今天要重回延平郡王祠。附近许多庙宇共襄盛举,一同加入了迎神的行列。
     许耿修说,这尊国姓爷神像是他死后所刻的第一尊神像,已有300多年历史。神像原来供奉在延平郡王祠,后来据说因为蒋介石要去祭祀郑成功,有些善体上意的官员担心蒋是基督徒,看到佛像可能不悦,而将神像请了出去。神像这一离开就是30多年。前几年许耿修听闻此事,觉得不该让国姓爷流落在外,因此报请市长将神像请回。于是政府当了庙公,而延平郡王祠这个原本作为官方祭典的场所,也成了神明、乩童、阵头出入的地方。如果这样的活动让人觉得有点极端的话,许耿修有过去的成绩可以为他背书。他上任以来,台南市已经办了七届郑成功文化节,而且一年比一年盛大,为台南市政府带来大笔收入。
     郑成功文化相关的活动与研究近年再度成为热点,甚至在内地与日本都引起很大反响,台南市的大力推广是重要原因之一。来自大陆郑成功研究会、日本平户的松浦章及平户观光协会的代表等数十位海内外人士参加,全台各地的郑成功信仰庙宇和郑氏宗亲会更来了数百人。许耿修是要以“经营”为主轴,把郑成功的形象通俗化,让更多人理解这位历史人物。“我们的领导人常常想要斩断我们的历史根源,但人是不能跟自己的历史切割的。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会很惨。”这位有历史博士学位的民进党官员的话颇出我意料。许耿修强调他们的工作从来不在创新,只是从历史取材,赋予新的包装。
     不过我对于某些新包装还是感觉有些不易接受。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郑成功纪念品,例如穿着美国洋基队球衣,两只手指比着胜利手势,造型卡通的郑成功扑满。许耿修倒是颇为得意。“郑成功一直被当作民族英雄、悲剧英雄,我们觉得他应该是‘欢乐英雄’,”他说。“你看,他39岁就能完成那么伟大的事业,而且,”他露出微笑,“他娶了十个老婆。”但郑成功本人临终之际,一点也不欢乐。
     热兰遮城在被围九个月后,揆一终于投降。郑成功遵守承诺,将幸存的荷人送上船,让他们回到巴达维亚,并且带走属于自己的财物。荷兰人在战役中共计死亡1600多人。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做了一首复台诗,诗中没有战胜的喜悦,反而充满忧伤的情绪:“开辟荆蓁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犹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这当然有其原因。
     郑军在攻打荷兰之役中其实也受创惨重。大批将士因水土不服而病倒的“十之七八”,死者甚众。台湾并不是何斌所说的沃野千里,米粮不虞,而是一片荒芜,郑成功必须派士兵开垦田园,还喂不饱肚子。许多将士思乡情切,脱巾叛逃。而许多在厦门的勋将也不顾郑成功再三催促,迟迟不肯迁来台湾。1661年四月,永历帝在云南被吴三桂绞杀,悬乎一线的明朝国祚就此断绝。郑成功十余年的恢复大业也无以为靠了。年底,郑成功听闻父亲的噩耗:郑芝龙在北京柴市以磔刑处死,三个弟弟及家族十一人一同被杀。成功闻讯顿足捶胸,望北而哭。
     而黄梧的平海五策也在此时由清政府落实,郑氏祖坟被毁,将坟内尸首装在木具中,以铁箍箍住,外加封皮,沿途递解,经过郡县官府,就放在牢狱中。郑成功听到消息,咬牙切齿,说:“吾不寸磔汝尸,罔为人间大丈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