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为何反对批毛:否定了毛泽东 什么都没有(5)

李振墀:信写到以后,林彪那边就很快把这个批回专案组了,专案组知道了马上又升级了批斗他。那次审讯的时候,加大力度了,灯泡又大烤着睡不着觉,他已经有点很疲惫了,他们还要批斗他,要他承认,后来黄老就想采取个办法结束这场,这样的局面,他就拿起这个桌上的那个墨水瓶,就砸到自己的头上了,砸破了再加上墨水弄了一手,一看这,他当时也确实疲劳,确实晕过去了,到医院抢救。
解说:1968年8月,黄克诚被转移到了公主坟附近部队的平房,到了冬天室内结冰,黄克诚采用自我疗法,用强力按摩冻得疼痛的手臂。
黄楠:他跟我们介绍他怎么样来按摩,来治疗自己的疼痛,他的咳嗽,他的病,感冒和其他的不舒适,炎症和各种东西,没有医疗,他每天要走路,每天他要走20里,就在那个,他说斗室旋转乐洋洋,他在诗里头写斗死旋转乐洋洋,他要走20里路,每天要坚持锻炼自己的身体,然后因为没有人跟他们说话,时间长了过后丧失语言,所以他拿来了报纸,全部每天都要大声地来念,来保持自己的语言能力。 解说:黄克诚被关押批斗的时候,被下放到农场劳动的大女儿黄楠还写了篇文章批判自己的父亲,受到了农场的表扬。
黄楠:那时候都表态,让喊打倒,我说反正都已经倒了,再打一下也没关系,不过我那时候,其实我真是还是觉得我父亲右,你想他这么多年都没和我们讲过一点革命口号,也没有鼓励过我们,说你一定要入团啊,要入党啊,要怎么样的,可见他右,你知道吧,所以我心里认为那时候挺右的,而且那时候也有压力,但是我自己当时的思想,就是1968年的时候已经觉得有疑问了,批判他也是想把自己的疑问压下去,我觉得我要是再疑问下去,我也快成反党分子了,心里有一种恐惧也。
解说:后来黄楠读了高尔基的书,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直到黄克诚被关押6年后,他们第一次被准许探视,父亲的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才重新回到了黄楠的心里。 黄梅:当时的感觉上有一点震撼,因为很多年没有见了,这时候突然看见一个老人,头发花白的厉害,而且人非常憔悴。
黄楠:身上的衣服很旧很脏,因为全部都是自己自理生活自己洗,70多岁了,然后,这个身上东一块,西一块,就看着什么东西的。
黄梅:我当时一看的时候心里就是真的有点辛酸,而且脑子就晃过一个就说这个形象,就是有几分狼狈,我想到的,联想到这个我就说以前电影里看见的那些国民党俘虏啊什么的。 解说:黄梅还记得文革前父亲精神状态很好的样子,时隔六年衰老憔悴的父亲不能不让她震撼,但很快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黄晴:结果他一说话呢,一谈起来他还挺,什么个人的境遇这些都没有,就谈这个国家大事,什么地方有可能发现石油,还很得意,他说不是正式消息,我从报纸缝看出来的,很得意。
黄梅:在说到他从报纸缝里读出来了,国家的建设有哪些具体的发展的时候,他那个眼睛不但是眼睛(熠熠)地闪着光,他就那个嘴角就开始,微笑就出来了。在这个时候你能觉得,这不是一个失败者,绝对不是。
解说:1976年10月黄克诚被解除“监护”回到北京,自庐山会议后,黄克诚被罢官已经将近20年,当中央提出让黄克诚担任中纪委书记的时候,黄克诚却说自己要主动让贤,最后中央领导人说出“主要是用他的名字”这句话后,年高体弱的黄克诚开始投入到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端正党风的工作中。在平反冤假错案中,很多不愿意在手续上签字的老干部,当看到黄克诚的名字的时候,二话不说就签了字,而此时付出工作的黄克诚,自己“反党集团”的帽子还没有摘,就在平反工作顺利推进的时候,一份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意见稿,发到了4000名领导干部手里,意见稿中对毛泽东的评价产生了分歧和争论,有人尖锐的提出要全盘否定毛泽东,认为中国要想发展就要非毛化。
黄熙:他当时有这种担心,他说的很主要的一句话就是,苏联就是否定了斯大林,还有一个列宁,共产党否定了毛泽东,列宁都没有了。
李振墀:黄呢,他当时不主张批毛,不主张非毛化。当时有个观点,是粉碎四人帮以后,这个百废待举,百废待兴,这个时候,人民特别需要团结一致。现在说,如果现在有第二面旗帜,比毛泽东思想更好,更能把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我举双手赞成,但是现在没有,那么这面旗帜你就不能丢,丢掉这面旗帜,我们就没有指导思想了,人们思想就乱了套了,那还要成为一盘散沙。 解说:1980年11月79岁的黄克诚以暴病之躯,在中纪委全会上做了长达四五个小时的报告。
李振墀:那个会场上,好像掉一根针地下都能听见的声音,大家秉住呼吸来听啊。要上卫生间方便一下,都小跑着去,怕漏掉听这个话,就是这样,传达他讲话的时候,有好多人都是热泪盈流,说讲这个话不应该是黄老,他受迫害,受冤屈比别人都多。
黄熙:关于毛那个讲话,那个时期他没有讲稿的,他眼睛已经瞎了,完全是里话,他认为毛的政治路线没有问题,但组织路线上有问题,政治路线他说他的战略方针什么这方面没有太大问题。组织路线他就说,他亲信小人,他用一些坏人,就是说你只要当时顺着他的意,他就用你,然后这种坏人有时候就干出很坏的事,有毛的问题也有别人的问题,也有我们国家不成熟各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个事情把中国所有的事情搁到一个毛承担,那也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实际上也不符合事实。
李振墀:他当时引用了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诗,“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说,有些问题是历史上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犯的错误,说我们党内作出任何一个决议,都是经过全会举手通过的,没有毛主席一个人作的决定,所以我们大家都为他,替他分担一点责任,这样就好一些,老人家的担子就会少一点。我们这些都当年跟他干革命,跟他在一起,坐天下坐江山跟他在一起,那现在要分担这个责任,我们也应该跟他在一起,都应该站出来,不应该躲在后面,你们当年都是英雄好汉,只有毛泽东犯了错误这样不公道。
解说:黄克诚的讲话随后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引起强烈反响,而让黄克诚青史留笔的除了对毛泽东的评价外,还有就是对林彪的评价,今天看到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对林彪的客观表述,黄克诚的意见起了重要的作用,黄克诚在保卫四平战役中,还跟林彪拍过桌子。1946年四平保卫战打响了,当然已不在前方指挥作战的黄克诚,不赞同死守四平。
李振墀:他总给林彪发电报,说这个仗不能打,我们现在不到决战的时候,我们现在需要养精蓄锐,需要这个发展巩固我们的根据地,我们发展壮大以后再跟国民党决战,现在你打仗等于硬拼,我们拼不过他们,消耗不起。
黄梅:他给林彪发了电报,林彪不理,他又发电报,林彪不理,最后他直接就给毛泽东发电报,就给党中央发电报,发了一个很长的电报,力陈要撤,到最后这个电报也是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黄楠:但是真是作战命令下来了,你也得执行,也得坚决执行,也得坚决打,只是打的心疼得不得了就是,都是从红军时代就过来,参加过长征这么过来的队伍,一下子就造到里头,一大半都没了。 解说:四平防御战从四月中旬一直打到五月中旬,中共终因伤亡过大,被迫放弃阵地撤出四平。
李振墀:黄老跑到林彪这个指挥部去了,见面就拍桌子指着林彪大骂,说部队打得这么惨,我发了十几封电报,你为什么一个字不给我回?林彪坐那是不动声色,一句话不说。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