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揭秘:四野头等主力对阵美军百年常胜师(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牛铮:这个李奇微那时候还是他的兵团司令,美军的第八兵团司令官,曾经坐着飞机来侦察也没发现,敌机没有发现,连李奇微来也没有发现,所以说这个阵地选得好,这样有利于它发起奇袭的目的。
     解说:经历过多次攻坚战,汪洋深知强渡江河之战,在没有空军、坦克支援的下,渡江的难度要远远大过陆地上的城池攻坚战,为了减小部队强攻时的伤亡,汪洋考虑要充分发挥炮兵的威力。
     牛铮:这个炮兵要发挥威力,要尽可能地抵近射击,这样对于敌人的江防目标,才能打击得有力,怎样才能抵近射击呢,他就确定在这个距离这个敌人的江防,100到300米的这个靠我方的这个山头上,高地上,构筑炮兵工事,大概上面摆了大小摆了500多门炮。这个炮怎么运上去呢,这就是先用步兵修了这个炮兵上山的道,帮他们构筑那些阵地,在这个炮兵上山的时候,就得配合了,放得有响声,我们这边就打炮,打枪打炮,掩护这个声音。
     解说:在把炮兵配置到最佳供给位置以后,汪洋还考虑,39军军部确定的战役发起时间是17点,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能见度较差,将会大大影响炮兵的射击精度。
     牛铮:他考虑就5点多钟是不是晚了,他就叫这个作战科长和炮兵营长,他指定作为炮兵主任杜博,两个人反复校对这个日落的时间,还有这个敌机从我方阵地最后飞离的时间。他们反复观察、记录,核实了一个礼拜,最后确定敌机离开我方阵地的最后时间是16点40分,日落的时间是17点03分,这个中间23分钟是既没有敌机的威胁,射击瞄准能见度也好,所以汪洋将军就决定,把上级下达的进攻的时间,17点提前到16点40分。
     解说:1950年的最后一天,汪洋下达突破临津江的总攻令,116师4个连同时发起进攻,仅仅用了10分钟就一举突破临津江,占领了敌人的阵地,激战持续了13小时,116师歼敌一千多人,胜利完成了突破临津江的任务。
     陈晓楠:在众多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回忆记述当中,那场战争的惨烈艰苦令人印象深刻,三千里江山浸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万将士的鲜血。汪洋将军参加了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的全过程,而且在“三八线”上坚持了以坑道工事为依托的持久阵地战,他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恐怕一点都不比别人少。但是这位智勇双全,连战皆捷的青年将领,却给后人留下了这样的豪情诗篇,“三八防线坚,临津江水寒。三奇复三险,破阵旦夕间,抚琴总统府,饮马汉江边,应谢信使者,香江有书笺”。这就是志愿军将领在朝鲜战场少有的轻松而又潇洒的镜头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