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40年代后,在长征的叙述中,正面代表只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遵义会议后党的总负责人张闻天则完全不见踪影;在文革初期,正确路线由毛泽东和林彪为代表;“九一三事件”后,只剩下毛泽东一人;文革后恢复了历史原貌,在毛泽东之外,又补上了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对错误路线的代表:博古、李德、张国焘等,在90年代后期也给予了非脸谱化的描绘,肯定了博古等对革命的忠诚。 柒、长征成为重大的精神资产革命理想主义与党和军队的高度统一,保证了长征的胜利。 1935年9月12日,毛泽东在俄界会议上说:只要保持数百干部,几千战士,这就是很大的胜利。
到达哈达铺,红三军团只剩两千多人,彭德怀在对原三军团干部战士讲话时,流下了眼泪;此时,由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整编的陕甘支队只有14000人,而到达吴起镇时只剩下7200人。
陕甘支队到长征后期,没打什么大仗,逃兵较多,因为前三个月在川西北的藏区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见不到人”,“没有土豪打”,一路扩红进来的新兵,实在吃不了那份苦。到达汉区后,不少人不辞而别,有的人转回老家,还有一些人就留下给老百姓做了上门女婿,而从江西走过来的红军几乎没有当逃兵的,一路长征过来,更没有听说过哗变的事的发生。 长征从此成了“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之一,成为重大精神资产。 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发话,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抗战爆发后,老红军成为革命的种子,是党和军队的精华。
长征干部也是最受重用的,是解放后党政军领导干部的主要来源,受到党和国家的特别爱护。参加过长征被打成右派的,只有冯雪峰等极个别文职干部。在生活待遇方面,对长征干部也有较多的照顾,都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文革”期间,许多群众对王洪文不满,就是因为他没吃过苦,是坐“直升机”上去的。1969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九大上还说:张闻天、博古、王稼祥是吃过苦的,和当时在国外的王明是不一样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