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资本家是什么意思? 上世纪50年代前,一些资本家倒向红色政权,倒向共产党。一些资本家一直为抗战,为国家、为社会捐钱捐物,为国家的独立,为战胜侵略者立下了功劳。这些资本家被称为红色资本家。其余的就叫地主资本家,买办资本家等。 红色是代表中共,及爱国意义。是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对镇压革命的的统治阶级的称呼,所以也流传到了中国。红色政权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由无产阶级领导并建立的革命政权称为”红色政权“。其中工农武装称为“红军”,革命根据地称为”红区“。 红色资本家即爱国的,做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实际工作的资本家。 红色资本家是谁提出的? “红色资本家”是毛主席说的——毛泽东说的! 当年我亲耳听周恩来总理向苏联国家元首伏罗希洛夫元帅谈过此事,并已在“文革”中作了证明。 那是1957年春,我国刚刚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当时苏联对此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俄国在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布尔什维克党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律没收,将他们“扫地出门”。因此,中国在1956年提出“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帮助他们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并欢迎他们参政,安排他们在各级政府机构中任职,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苏联的模式完全不同。这在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并议论纷纷。 ![]() 就在这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来中国作正式国事访问。 当周总理陪同伏罗希洛夫从广州飞往上海途中在天津停留时,中共天津市委书记黄火青举行午宴欢迎,天津工商界一些上层人士应邀作陪。我作为新华社记者,从始至终在现场采访了全过程。 在宴会接近尾声时,周恩来总理以手掩口,装作剔牙,向坐在另一席的王光英打手势,让他代表天津工商界人士向伏罗希洛夫主席敬酒。 当王光英端着酒杯来到伏罗希洛夫席前时,周总理对这位苏联元首说:“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他是王光英同志,是天津市工商联主委。他是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毕业后在天津开办了一个化学工厂。王光英同志很爱国,一向要求进步;解放前,曾经受过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迫害。解放后,他很积极,要求把自己的化工厂无偿地献给国家,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们感到这涉及到我们的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问题,很重要;于是向主席(毛泽东)报告。主席说:‘那怎么可以呢?社会主义时期也还要有红色资本家嘛,他们还可以在民族资产阶级中做工作,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作用嘛。’所以王光英同志在这次社会主义改造中很积极,起到了带头作用……” 这时,王光英举杯向伏罗希洛夫敬酒,并说:“我们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坚决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我们工商界人士最光明的出路……”当时在场的毕鸣歧、朱继圣等工商界知名人士,也都走过来一起同伏罗希洛夫碰杯。 伏罗希洛夫当时很激动。他说:“我很高兴能在兄弟的中国看到了社会主义的资本家。回国后,我一定要把这次的所见所闻告诉给我的人民……”他接着“祝中国的社会主义资本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贡献”,于是亲切地同他们挽臂,让记者们拍照。 周总理就是这样成功地做了工作,使这位苏联元首和苏共元老终于以肯定和赞赏的口吻表了态。对此,我在发往北京新华社总部的电讯中作了详细报道;同时还发了“内参”。 周总理上述那段话,是“红色资本家”之说首次在外事场合中公开。很显然,毛主席当时所说的“红色资本家”,是在我们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情况下,广义地就爱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而言的,并不是专门指某一个人。 然而“文革”爆发后,不知是什么人却硬把“红色资本家”之说当作整人的大帽子,强加在刘少奇的头上,并说是刘少奇对王光英的“吹捧”;无非是想利用刘少奇和王光英的亲戚关系来加重他“美化资产阶级”、“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我也曾看过刘少奇在1950年来天津公干顺访王氏一家时的谈话记录,从头到尾都没有谈到所谓“红色资本家”问题。但刘少奇还是受到了最残酷的迫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