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朝代都有相对应的钱币,然而对热爱历史的朋友古币事件是倍受关注的,近期,村民挖下水井发现大量古钱币的一则新闻深受广大朋友的关注。据报道,从涞源县委宣传部获悉,18日,该县白石山镇东龙虎村一村民,在自家院落挖下水井时发现大量古钱币。经鉴定,这批古钱币属战国到秦朝时期窖藏文物,这也是涞源首次出土该历史时期古钱币。 此次出土古钱币的东龙虎村属于东龙虎战汉遗址,古钱币分为燕刀币和布币,其中燕刀币98件,布币161件。出土古钱币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在涞源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另据了解,2003年在东龙虎战汉遗址还挖掘出西汉时期铁器7件套,属国家三级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该地区战汉时期历史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目前,已被文管部门收藏。据该县旅游文物部门介绍,现在对东龙虎战汉遗址的历史可追溯到东周时期。紧邻此遗址的还有枣园遗址,该遗址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两处遗址总面积达3万多平米,是该县现在已经发现的遗址中文化层堆积最厚、延续时间最长、文物种类最丰富,所以也是最重要的一处遗址。 秦朝钱币的相关新闻: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周秦汉考古、楚文化、考古学礼制文化、古代丧葬制度、古代青铜器、古代货币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进行货币的统一。《汉书·食货志》载:“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据上述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秦代统一货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种类的统一:六国原有币制一律废除,规定全国货币为二等,即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 货币形态的统一:铜钱均作圆形方孔。过去的布币、刀币及圆孔圜钱一律不用。这种圆形方孔铜钱自秦代定制起,一直到清末都没有改变,成了历代钱币的统一形式。 货币面文的统一:铜钱币文均铸“半两”,并规定“重如其文”。 货币名称的统一:称铜圆形方孔钱为“钱”,其他各种名号一律不用。这种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铸钱权的统一:由官府统一铸造,不许民间铸钱。《史记·平准书》记:汉兴,“于是为秦钱重,更令民铸钱”。这反映在秦时是不许民间铸钱的。云梦秦简还记载了“盗铸钱”的案件,并搜出盗铸钱用的钱范。这说明秦统一币制,不但统一钱币的模式,也统一了铸造权。 全国货币立法的统一:钱币的形制、重量和铸造的统一,必须有法律的保护,这就是秦代关于钱币立法的统一。云梦秦简中的《金布律》即秦代的钱币立法,包括的范围很广,如铸造、收藏、流通、核算等等都有明文规定。 总之,秦的统一货币是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在陕西的咸阳、临潼、兴平均出土有秦代圆形金饼,每块金饼重约250克左右,约合秦的一斤重。文献讲:“黄金以溢名”,“溢”即“镒”,是重量单位。所以,秦代的黄金也是称量货币。 半两钱在战国时期就铸行了,此时规定“重如其文”,进行统一。其实并没有达到这个统一的标准。半两为十二铢,秦的1铢重0.65克,半两则为7.8克。现在考古发现的秦代半两钱多数比规定重量要轻。如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内铺地砖上的一枚半两钱只有4.1克。秦皇陵北侧的鱼池村出土500余枚半两钱,最重的为6.01克,多数在2.2~3.8克左右。秦皇陵西侧的刑徒墓出有40余枚半两钱,重量超过7.8克的只有一枚,其他的多是2~4克左右。在石料加工场遗址出土的2枚半两钱比较重,为7.9克。总的来看,秦代的半两钱还是大小、轻重不一。因此,以“重如其文”的标准来判断秦代的半两钱是不行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