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事件一向深受广大历史喜爱者的关注,近日,安康发现古钱币,专家指出它们是属于南明朝代的钱币。据报道,记者昨日从省文物局获悉,地处巴山腹地的陕西省旬阳、平利等县继2006年后,近日再次发现南明永历、兴朝通宝大小钱。有关专家称,这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在此间与清军浴血奋战时所遗留的。 ![]() 此次发现的永历通宝系当十大钱,兴朝通宝有小平、折五、折十三种,版式各有不同,外缘错痕明显,钱面背绿锈斑驳或附带赭红色,显得古朴自然。“永历、兴朝通宝钱在安康各县区相继发现,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据陕西安康历史博物馆沙忠平介绍,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其地“东接襄沔、西连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四塞奥区、形势险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环境宜于农民军迂绕回旋,流动作战。自明崇祯七年到崇祯十四年(16341641年),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自鄂入陕或自川入陕,先后深入秦巴山区、破城池、杀贪官,连克安康境内之白河、旬阳、汉滨、平利、汉阴、石泉、紫阳、岚皋数县区。朝野震惊,四方响应,从者达数万人。清军入关后,残酷镇压南明政权和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摒弃前嫌,主动联合南明政权,奔赴抗清第一线,转战南北,收复失地,纵横数省。苟延残喘的南明政权迫于形势,对起义军大加封赏。此次发现的永历、兴朝通宝大小钱,就是张献忠养子孙可望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归顺永历政权后,在其辖地贵州遵义钱局开炉铸造的。 沙忠平表示,陕西安康各县区相继出土和发现的永历、兴朝通宝钱,为研究明末农民起义军在陕南活动,特别是大西政权余部“联明抗清”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