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秦代殉葬谜团大揭晓:殉葬者或集体死于砒霜毒酒!(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殉葬者年龄多大?棺椁上的漆就有多少层?
    田亚岐说,据秦公一号大墓的考古资料显示,这166位殉葬者中年龄最大的50岁左右,最小的只有十几岁。在处理他们的棺椁时,专家们发现当时的葬俗大多会“岁以髹漆”,就是死者多少岁就在他们的棺椁上涂多少层漆,因此在很多有人殉制度的先秦墓葬中,专家们多次发现过漆皮很厚的殉葬者棺椁。这些被挑选出的殉葬者生前都是墓主人身边的人,从大臣到嫔妃以及奴婢,每个人根据各自级别以及与墓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他们的棺椁也被按照由近及远的方式围绕主椁摆放,且都有固定的位置,以不同的规制来体现殉葬者的等级身份。
    棺椁的位置可以推测殉葬者的地位尊贵与否,而殉葬者棺椁里的随葬物则可推断出他们生前的准确身份。田亚岐说:“比如殉葬者身边有完整的乐器,那么他生前可能是一位乐师;若身边是制作中的毛坯乐器,他生前则可能是做乐器的人。在秦公一号大墓中还发现了一个枕着铁铲的殉葬者,在铁器并不多见的先秦时期,能拥有铁铲的人我们推测他是秦景公时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人。”
    
    (网络配图)
    已有的考古资料显示,这些殉葬者的遗骸均未发现外伤痕迹,且形体安详,也没有丝毫痛苦挣扎的迹象。那么这些人在殉葬的过程中是如何集体死亡的呢?
    田亚岐说殉葬的过程一直扑朔迷离,以往学界对这些殉葬者死亡方式的了解都是通过史书中的一些记载,但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文字记录。专家们的普遍观点认为,秦公死后选好的殉葬者会先参加规模宏大的秦公葬礼,将墓主人安葬妥当后,这些殉葬者会集体前往宗庙做最后的告慰仪式,仪式完成后就会集体死亡随之殉葬。在当时能随国君殉葬也是至高的荣誉,因此这些人大多会表现得很从容。但这种集体死亡究竟是运用了何种手段则一直不得而知。
    不久前田亚岐又一次整理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份检测报告,或将揭开这一谜团。
    田亚岐说,当时考古队在枕着铁铲的殉葬者头部和铁铲上发现了几根毛发,随后考古队委托中科院对这些毛发做了成分检测。当时的报告显示,这些毛发的结构和成分大体与现代人无异,但有3处特别。一是铁元素明显高于现代人,田亚岐说这与殉葬者头枕铁铲有一定关系。第二点不同是汞元素含量高,田亚岐推测这与秦人葬俗多用朱砂有关。而最让田亚岐关注的是第三点,砷元素明显偏高。砷是砒霜的重要元素,砒霜是剧毒,可以急速致人死亡。且砒霜有不溶于水只溶于酒精的特性,因此田亚岐推测:“这些殉葬者死后‘形态从容’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在告慰仪式后集体喝了含有砒霜的毒酒,毒发时间快,来不及挣扎就死了。”
    遗憾的是受当年的发掘条件和考古理念限制,这份检测报告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关注。田亚岐说:“多元化考古是未来的必由之路,这份报告是我在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多年后才看到的,这也充分说明实验室考古的重要性。”田亚岐相信,未来随着科技更多作用于考古学,一定会有更多的细节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