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决战进程中决策太原战役 1946年6月,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清醒估计国际国内形势,及时确定了以打促和,用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以期恢复国内和平的方针。6月19日,毛泽东起草中共中央致各战略区负责人电,指出:“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电报同时作出了实行外线作战,晋绥和晋察冀主力夺取正太路、同蒲路和太原的部署。6月28日,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聂荣臻、萧克等的电报中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大打后,你们的基本任务是保卫地方与夺取三路四城。”所谓的三路四城,是指平汉路、正太路、同蒲路和保定、石门、太原、大同。由此可以看出夺取太原在争取自卫战争胜利、恢复国内和平的作战初期所居的位置。为此,晋绥野战军和晋察冀野战军先后进行晋北战役和大同、集宁战役,控制了黄寨至大同附近的铁路线,歼敌2万人,给国民党军队以很大打击。后因大同久攻不下,毛泽东改变了夺取三路四城的计划,确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和依托解放区实行内线作战的方针。1947年4月,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的吕梁战役、汾孝战役结束后,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曾提出夺取太原。5月24日,毛泽东基于战局发展全局考虑,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陈赓等的电报中指出:“在目前形势下,我之主要目标是蒋介石,对于阎锡山主力的消灭及太原的夺取,应放在尔后去做。” 进入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外线的中原作战的同时,也在内线各战场展开强大攻势。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准备打具有决战性质大会战的作战计划。考虑到过去2年的解放战争中虽然夺取了国民党的许多中小城市,提高了攻坚作战能力,但没有攻占国民党军10万人以上重兵守备、坚固设防大城市的实践。九月会议提出解放军高级指挥员要确立敢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要闯过“两关”,一是一次战役消灭国民党两三个兵团,二是攻克国民党军10万人以上守备的大城市,东北野战军包围的长春、华东野战军包围的济南、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包围的太原成为中央军委和毛泽东闯过“两关”的首选。为此九月会议指定了歼敌指标,其中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的指标是歼敌14个旅左右,攻占太原。 1937年周恩来、邓小平、彭雪枫在太原 九月会议之后,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始于战略决战发起之时,终于渡江战役进行之际的太原战役,是战略决战中的重要一环,与三大战役及其他重要战役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地向前发展,共同构成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卷。太原战役发起前后10个月时间中,由毛泽东起草或经毛泽东修改的电报、批示近30封之多,足见毛泽东对太原战役的重视程度。还在临汾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华北第二兵团和西北野战军先后要求第一兵团协助打傅作义和胡宗南,6月18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等,明确指出:“向前兵团业已北上,日内发起晋中战役。嗣后,该兵团拟固定在晋中打阎,直至攻克太原为止。”晋中战役行将结束之际,毛泽东于7月16日为中央军委连续起草两封致徐向前、周士第电:“太原空虚,有乘胜夺取可能”,“望你们考虑派必要兵力抢占太原机场”,“全军即位于太原附近休整,并于此次休整中完成攻击太原之准备”,“如果可能,你们应争取于十天内外夺取太原”。7月1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的电报中说明了提早夺取太原对即将到来的战略决战的作用,指出,提早夺取太原“将使我们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兵工和工业两大问题”,并“通盘解决”中原野战军的“补兵补枪问题”,“太原夺取后,徐周兵团拟使用于绥远、宁夏,打通内蒙、东北和华北、西北联系。” 10月5日太原战役发起,隔断了阎锡山与傅作义两大集团的联系。10月6日毛泽东两度致电徐向前、周士第、陈漫远:肃清城外之敌后,“如我军伤亡不大,城内敌人不多,城防不甚坚固,则应乘胜攻城”“提早解放太原”。10月17日,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打响东山争夺战,阎守军依托坚固的碉堡防御工事和优势炮火,进行死守与反扑。华北第一兵团以减员2万多人的代价至11月13日先后攻克小窑头、山头、淖马、牛驼寨。11月8日,徐向前、周士第等致电中央军委:提议在可能条件下增加2个纵队的兵力至太原前线,以便迅速解决战斗,早日打下太原。考虑到辽沈战役结束,东北野战军需要休整,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计划在此期间以华北地区现有部队夺取太原,歼灭阎锡山集团,为平津战役创造有利条件。11月9日,毛泽东函告周恩来,请以电话与聂荣臻、薄一波商量,停止攻归绥,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率第2兵团向西参加太原作战。同日,经与聂荣臻、薄一波商量后,周恩来以中央军委名义正式下达撤围归绥,集中兵力攻克太原的指示。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意集中兵力攻击太原,目的在于抑留傅作义部队于平、津、张、保地区,“不使西退,亦不使其得由海上逃跑。”为此,11月15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向中央军委建议除暂不攻归绥外,“亦可暂不攻太原”。考虑到“太原早克确有惊动蒋、傅,促其西撤南撤的危险”,11月16日,毛泽东起草中央军委致徐向前、周士第电:“估计太原攻克过早,有使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南撤,或分别向西、向南撤退,增加尔后歼灭的困难。”“待明年一月上旬东北我军入关攻击平、津时,你们再攻太原。”12月1日,太原前委发出一个半月休整指示。太原战役转入军事围困、政治攻势、军事练兵阶段,随之作战方针改定为“以围困瓦解为主,固守已得阵地,以军事围困和政治瓦解相结合,逐步削弱敌人”。 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接受改编,平津战役行将结束。考虑到北平和平解放对太原的影响,1月24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解决太原问题部署的电报中指出:“北平和平解决后,太原亦有和平解决之可能。”2月5日,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复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的电报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太原如能照北平样和平解决,阎锡山又能作上述傅作义那样的表示,我们亦可照待遇傅作义那样待遇他。”为迫使阎锡山谈判,和平接收太原,一方面毛泽东令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和东北野战军配属的两个炮兵团开进太原,积极进行军事准备;另一方面三次推迟攻击太原的时间,并指示叶剑英、彭真与郭宗汾、徐丕廉、温寿泉等联系,为和平解决太原奔走。由于阎守军顽固拒绝和平解决,4月17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徐向前、周士第、罗瑞卿电:“你们觉得何时发起打太原为有利,即可动手打太原,不受任何约束。”4月20日,华北军区三大兵团协同总攻太原,猛烈向纵深发展,守军城外防御体系土崩瓦解。4月24日,12路攻城部队从四面八方攻入太原,10时许太原解放。太原解放5天后,和平解放大同的协议即告达成。之后,第18兵团、第19兵团、第20兵团分兵西北、西南和京津地区,加速了西北、西南解放的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