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发表后,孟宪福先生随即在《人民音乐》1956年10月号上撰写了《对“古琴名曲〈广陵散〉”一文的几点商榷》的文章,以为从今天所看到的《广陵散》谱和历史上有关它的记载来看,《广陵散》所描写的故事内容并不同于《琴操》所说的《聂政刺韩王曲》,前者是后者改称的说法还缺乏可靠的历史记载材料。首先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广陵散》谱来看,《神奇秘谱》本的标目中“取韩”、“烈妇”等,固然不能由此肯定它所描写的是聂政刺杀了韩王还是侠累。但稍晚于《神奇秘谱》中所刊载的两谱之一标目中“取韩”作“取韩相”、“烈妇”作“别姊”则符合《史记》、《战国策》中所载聂政为严仲子刺杀侠累的故事。元代琴家耶律楚材描写《广陵散》的长诗中“别姊情凄惨”等句及诗前小序中所提到的“……验于琴谱中有‘井里’、‘别姊’、‘辞乡’、‘取韩相’、‘投剑’之类,皆刺客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之事”一段,则说明在元代,《广陵散》也是被人认为是描写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明代人刊行的谱所表现的故事内容还是保存了至少是元代流传的说法。另一方面从聂政的故事的历史记载和故事本身来看,聂政刺韩王一说只见于《琴操》一书。《史记》、《战国策》早于《琴操》,聂政故事的发生(公元前四世纪),离《史记》作者司马迁仅两世纪左右,传闻自然更可靠些。《史记》是大家公认为“信而有征”的历史材料,作者司马迁的博闻和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是人所共知的。而《琴操》一书是否为汉蔡邕所撰也还值得怀疑,连《四库全书未收书目》中都是说法含糊不清的。另从其内容来说,也是极尽牵强附会的。即如它关于《聂政刺韩王曲》的题解中,第一句便说:“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这句话明明不合逻辑,试问此曲是聂政刺韩王以前,还是以后?以前,聂政怎知道能刺杀了韩王;以后,正如题解中所说“即自断其形体”又有什么时间去作此曲呢? 《广陵散》一曲早于嵇康之前已经在民间流传,后来到嵇康死后也仍一直在民间流传,并且乐曲本身在不断丰富着。从现存材料来看,至少在唐代李良辅的广陵止息谱己为23拍,到吕谓时增为33拍,到朱景佑时的《琴书》已成为41拍,到元耶律楚材时又增为44拍。关于聂政的故事内容的两种不同传说,至今尚无定论。当然并不是说,一个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它所描写的一定要符合历史事实的细节。事实上,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也常常由于人民的愿望而改变了故事的面貌。同样,研究《广陵散》的内容,如同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相结合来研究,最终定会揭开谜底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