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的性质: 旧时庐剧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班”。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