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成语典故 >

成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的是什么?现在泛指什么意思?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人们在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时经常使用“十恶不赦”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该成语中的“十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古代,该成语中的“十恶”却是实有所指的.
     解释:十恶: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即: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十恶不赦”,现在用来比喻罪大恶极、不可宽恕的人。“十恶”,原指十条大罪,始见于北齐法律。隋、唐把这十条大罪的内容略事增删,正式定名“十恶”,写在法典的最前面,以示严重。以后经历宋、元、明、清各代,都规定犯了“十恶”罪不能赦免。
     “十恶不赦”的说法,初见于唐朝。根据唐律的规定,十恶大罪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曰谋反,即以各种手段反对以专制君主为代表的封建国家统治的行为。
     二曰谋大逆,即预谋毁坏宗庙山陵及宫阙的行为。
     三曰谋叛,主要是指本朝官吏背叛朝廷而投奔外国或投降伪政权的行为。
     四曰恶逆,主要是指殴打和谋杀尊亲属的行为。
     五曰不道,是指杀无死罪者或杀人后而肢解的行为。
     六曰大不敬,凡对专制君主的人身及尊严有所侵犯之行为,都可认为是大不敬。
     七曰不孝,就是子女不瞻养父母者。
     八曰不睦,即亲族之间互相侵犯的行为。
     九曰不义,就是卑下侵犯非血缘尊长的行为。
     十曰内乱,即家族间犯奸的行为。
     这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内容有一部分在今天是不能接受的。但由于“十恶”成为“不赦”之罪,影响深广,人们一接触到罪恶大、不可宽恕的事情,很自然地就称为“十恶不赦”。
     而在我国古代的封建刑法制度中亦有“十恶”之名,它是在西汉的“大逆不道不敬”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齐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等奏上《齐律》十二篇,“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而到了隋开皇初年,随着佛教的兴盛,封建统治者遂将佛教之中的“十恶”之名引入律法,以之代替了《齐律》中的“重罪十条”,“十恶”之罪名遂正式出现,如《隋书·刑法志》第二十五卷中即载:“开皇元年……更定新律(指《开皇律》)……又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至于“十恶”之罪的具体内容,《唐律疏议》中有详细的规定(引文略)。由于“十恶”之罪直接危害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君权、父权、神权和夫权,所以自隋代在《开皇律》中首次确立“十恶”之罪以后,历代封建法典皆将之作为不赦之重罪,因此,民间遂有“十恶不赦”之说。
     "十恶",最初佛教中的一个用语,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