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朝鲜战争停战七十周年,日前朝、韩、美三国都进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作为签订停战协定的中国和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军队,该用什么样的形式纪念这一战争?笔者就此来展开朝鲜战争最后的一个转折点--砥平里战斗,探析在战略、战役、战斗层面上的经验教训,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砥平里战斗(1951年2月13日~1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初期,我志愿军部队在朝鲜战场东线,对京畿道杨平郡砥平里进行的一次对坚固野战阵地进攻的战斗。是役,我军以8个团(不足6000人)的兵力围攻美军1个团战斗队(合1个步兵团、1个炮兵营、1个坦克连)及法军1个营,共约6000余人。敌我兵力大致相当,血战两天两夜,我方伤亡是敌两倍多。我方伤亡数字至今仍争论不下,有说5000余人、3200余人、2400余人等,但据当时主攻部队第119师师长徐国夫经作战科统计,本师为900余人,其中阵亡300余人(《砥平里战斗经过及我见》),再加上助攻方向兵力较少,一般不超过主攻方向的伤亡,合计伤亡1800人以下应较为可信。美、法军伤亡800多(美自称350多人),双方歧见不大。砥平里在双方战略布局和战役布势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战术要点,双方志在必得,殊死搏斗,战况激烈,是志愿军在较大规模作战中第一次对美军进攻失利,也是朝鲜战争中战场形势的一个转折点。 “硬着头皮打”的战斗 朝鲜战争自始至末,战场形势大起大落,一波三折,在纵长的半岛上,双方大踏步地进退,形成三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美军仁川登陆,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上,攻至中朝边境;第二个转折点是我军第二次战役,志愿军秘密入朝后,经第一次战役短促突击后大举反击,接着发动第三次战役,将联合国军打至“三七线”附近;第四次战役实际上由联合国军发起,志愿军以攻对攻,砥平里战斗为第三个攻防转折点,直接导致了我第四次战役的失利。最后经过第五次战役,双方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战争又回到原点。 从战略上看,砥平里之战标志着志愿军战略进攻大规模、大踏步、大纵深运动战的结束,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战略相持阶段来临。从战役上看,砥平里战斗失利打破了彭德怀稳定战局的希望,东线未能达到破坏敌军战役布势的目的,西线阻击也就失去了意义,我军丢失汉城,全线撤过汉江。从战术上看,美军发现了志愿军火力薄弱、对坚固据点攻坚能力不强、协同不严密、持续作战能力差等弱点。此战后,整建制的美军部(分)队一旦被志愿军包围,不再急忙突围,在撤退途中被我大量杀伤;而是依托有利地形,必要时以坦克和卡车建立环形防御,依靠猛烈火力和空中支援与我硬抗,造成我重大伤亡,进攻难以为继。 1950年12月26日,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马修·李奇微临危受命,飞抵韩国,接替沃克(已阵亡)出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并得到麦克阿瑟授权,统一指挥另一主力--美第10军,实际上是驻朝联合国军总指挥。他上任伊始,即着手了解参战中朝军队实力,总结联合国军失败教训,把纷繁复杂的战场形势逐一分析出清晰的条理。李奇微认为,志愿军的战斗精神和士气“无与伦比”,战术“勇猛灵活”、“无法抗拒”,指挥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联合国军”最害怕与志愿军近战夜战,害怕被志愿军迂回包围穿插。同时,李奇微也发现中朝军队由于没有制空权,缺乏空中掩护;没有机械化、摩托化装备,火力弱,突击力和机动力差;随着战线前移,后方运输线越拉越长,缺乏运输工具,后勤补给极其困难。因此志愿军战役进攻受到很大限制,只有能力发动“月圆攻势”(每月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礼拜攻势”(每次战役持续一个星期)。 李奇微由此认为“联合国军的出路只能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对付志愿军的办法:当凶猛的“礼拜攻势”接近尾声的时候,即以强大的反击力量投入前沿,向弹尽粮绝并准备转入休整的志愿军发动猛烈反击,不让志愿军有喘息之机。据此,在第三次战役结束一周后,李奇微发起了“猎犬行动”,在水原至利川间的两军对峙线上,派出少数力量向北进行侦察性进攻。侦察虽没有完全弄清中朝军队具体战线和意图,但探明了中朝军队没有发动新的战役的能力和意图。10天后,李奇微下令发起战略性进攻战役“霹雳作战”,集中地面和空中力量共约23万余人,要求“向北进攻,直至碰到敌人的主抵抗线为止”,并采用“磁性战术”(即与我军粘着,当我军进攻,其主力主动撤退30千米,正好是我军夜间徒步行军距离,不被我军迂回包围;尔后依靠强大空、坦、炮火力,大量杀伤我临时驻止兵力;以此反复,直至消耗我军至力疲弹绝),由西至东逐步发起反攻,联合国军开始全线北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