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成语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请教说:“先生,您讲的仁德、忠义都是极好的。人人相爱,以仁义待人,确实是一种美德。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欲望。假如仁德与生命两者发生了冲突,该怎样处理呢?”孔子严肃地回答说:“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弟子恭敬地给孔子施礼,表示敬服。这时,孔子的学生子贡又问先生说:“仁德一定是很难得到的吧?我们应当怎样去培养它呢?”孔子回答说:“培养仁德可以从头做起。比如说,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计,必须先有得心应手的工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该选择那些大夫中的贤者去敬奉他;对于自己来说,就应该挑选那些士人当中的仁者交朋友。这样,才会培养起仁德来。 杀身成仁:《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如何看待“杀身成仁”?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既是儒家死亡观中的一种特殊死亡方式,又是儒家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一种生死抉择。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规定了儒家由生观死的内在理路,因此要讨论先秦儒家的死亡价值观,必须从儒家的人生价值理论谈起。社会秩序是儒家人生价值的出发点;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修、齐、治、平是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路径;杀身成仁是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极端取向。 文天祥在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意为文天祥以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及孟子提倡的舍身取义来面对死亡,体现其慷慨就义的大无畏精神,古人认为信仰比生命更重要,所以杀身成仁,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孔子曾经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人志士不会干出为了保存性命舍弃仁道的事,而只会干出牺牲自身以成就仁道的事。孟子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生命与道义中二者必选其一时,那就选择舍弃生命,保留道义尽到义务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