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成语故事: 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会自己称王,出现中央管不住地方的局面,就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竟借清君侧的名义企图谋反,迫使汉景帝杀死晁错,从而出现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矫枉过正成语意思等资料大全: 矫枉过正,汉语成语,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 矫:纠正,变弯为直。枉:弯曲。正:直。过正:超过了正常限度。 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成语含有贬义 '矫枉过正"的意思:比喻纠正谬误、错误或偏差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反而又陷入另外一种错误或偏差之中。一般含有贬义。 【近义词】过犹不及、矫枉过直、矫枉过中、矫枉过甚、矫枉过当 【反义词】恰如其分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纠正错误过度,导致了其他错误。 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是什么意思? 矫枉过正的意思是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不做是一样,是不合适的,要适度. 两者虽然都有超过限度的意思,但所针对的对象是不一样的,矫枉过正是纠错方面的,过犹不及是做事方面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