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 今天历史之家小编要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唇亡齿寒”,成语读音是[chún wáng chǐhán]。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呢?出自怎么样的历史故事呢?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要是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当然这种事情在现实中很少发生,一般都是牙齿没了嘴唇还在,那么它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它的出处《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在鲁僖公五年,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要带领军队从虞国中间经过,去讨伐虢国。一位叫做宫之奇的大臣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要是虢国灭亡了,那么虞国也会跟着一起灭亡。晋国的野心决不能让他开始,外国的军队绝对不能忽视。这种事情一次就已经说得上过分了,怎么可以再来一次呢?谚语里面有一句话说:‘车上的板和车子相互依存,嘴唇要是没了牙齿就会觉得寒冷’。这句话说得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虞公还想着这有那么严重吗,就继续说:“晋国,是和我们家同一个宗室的,怎么会害我呢?” 宫之奇直接来了一个杀招,说:“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没有跟随在太王的身边,所以没有成为继承王位的子嗣。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还做过文王的卿士,对王室有功勋,这些记录都在盟府里面收藏着。晋国现在准备灭掉虢国,这对于虞国又有什么值得他们可惜的?难道虞国能够比晋国的恒叔、庄伯更加亲近吗?如果他们爱惜和恒叔、庄伯的话,这两个家族又有什么样的罪过,要引来杀身之祸?不就是因为他们威胁到了晋国吗?亲近的人因为受到宠爱就威胁到了公室,还因此就被无辜杀害,更何况对你这样一个国家呢?” 最后虞公也没有听宫之奇的劝,后者也因此带着家人离开了。 成语造句 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很多国家之间都有着唇亡齿寒的密切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