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橘北枳成语造句 很多进口农产品不能够引进种植,是因为南橘北枳,没办法在中国的气候和土地上产出优质的果实。 “南橘北枳”的真相 你知道“南橘北枳”的说法吗?试加以解释。配套的教师用书对该题的解答如下:“南橘北枳”是说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原因: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这岂不等于是说,枳和橘是同一种植物,枳其实就是长于淮河以北的橘!这样外行的解答出现人教社教师用书上,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其实,橘和枳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中,橘(Citrus recitulata Blanco)与枳(Poncirus trifoliata Raf.)同科不同属:都属于芸香科,但橘为柑橘属,枳为枳属。即使你没有植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不要紧,手头最常用的汉语词典,也会告诉你橘与枳不是同一种植物。下面摘录《现代汉语词典》对橘和枳的释义: 橘:橘子树,常绿乔木,树枝细,通常有刺,叶子长卵圆形,果实球形稍扁,果皮红黄色,果肉多汁,味酸甜。果皮、种子、叶子等中医都入药。 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上有刺,叶为复叶,有小叶三片,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绿色,味酸苦。也叫枸橘。 既然橘和枳是两种不同种类的植物,二者基因型当然不可能相同,橘也不可能会变成枳。“南橘北枳”的说法实际上源于古人观察不周而造成的误会。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繁殖橘苗了。橘只能耐-9℃以上的低温;而枳能耐-20℃的低温。当人们把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培育橘苗,从淮南移到淮北,由于橘树忍受不了淮北冬季低于-9℃的低温,橘树地上部分冻死,而地下部分的枳砧却安然无恙。当次年春暖花开时,砧木树上的不定芽萌发长成了枳树,过几年就开花结实了。古人不明究竟,误认为是水土条件不同导致橘变成了枳。这才是“南橘北枳”的真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