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曲阜会议,宋时轮认为是一个解释清楚的难得机会,但与会的华野参谋长陈士榘不首先说明,他也还是不便开口,因而决定通过“闹情绪”的方式,解决“思想问题”。 当参谋长陈士榘在粟裕发言后宣布作战任务,谈到3纵、10纵和鲁中南纵队一部组成攻城西集团时,刚刚“抢”到攻坚任务的宋时轮,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提出10纵兵员和枪支弹药的补充问题,说“如无补充不能再打(注释)”。 粟裕颇感奇怪,当场耐心地做了解释,宋时轮依然不满意,竟不顾纪律中途退出会场。随后,他又向华野前委写报告,说“请求去东北休息(注释)”。 大敌当前,大战正起,可以代表军委执行军纪的代前委书记、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知道有仗不打不是宋时轮的性格,因而决定仍按原定部署安排作战任务,同时决定会后继续找宋时轮了解情况。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曲阜会议形成的济南作战部署是,将华野全军初步分为攻城和打援两大集团,其中又细分为攻坚、打援、阻援和扫荡4个部分,具体是: 一、攻坚集团,由东、西两个兵团组成:一是以原山东兵团的9纵、13纵及渤海纵队(6个团)共24个团为攻坚东兵团;二是以原华野外线兵团的3纵、10纵及鲁中南纵队(4个团)共19个团组成攻坚西兵团。 二、打援集团,由原华野外线兵团所属的1纵、6纵、中野11纵、山东兵团的7纵、苏北兵团7个团和鲁中南纵队4个团共52个团组成。 三、阻援集团,由原华野外线兵团4纵、8纵和冀鲁豫两个独立旅共20个团组成。 四、扫荡部队,由原华野外线兵团的两广纵队和野司特务团组成。 粟裕这一作战部署的要旨是,为保持指挥上的高度统一和内部团结,克服“七月分兵”后带来的山头主义和本位主义,特意将集中作战的华野全军混合编为攻城与打援两大集团。 山东兵团下辖7纵、9纵和13纵三个纵队,以及其指挥的渤海纵队、鲁中南纵队,共10万余人,约占华野全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但参加攻坚即攻城集团的仅为山东兵团的大部而非全部,其所属的七纵和半个鲁中南纵队被划入打援集团。 与此同时,粟裕为加强攻城集团的兵力,将华野外线兵团的3纵、10纵、特种兵纵队的一半(含炮团、工兵团和坦克分队)投入攻城作战,战役发起不久又将两广纵队与野司警卫团编入攻城集团。此外,粟裕还安排了渤海军区部队、华北冀鲁豫军区部队参加攻城作战。 攻城集团东西两个兵团总兵力为14万人,其中原山东兵团部队约8万人,占攻城集团总兵力的百分之六十;攻城集团中的原华野外线兵团部队和其他部队人数约6万人,占攻城总兵力的百分之四十。 攻城集团的主力是9纵、13纵、3纵和10纵,即山东兵团和外线兵团各占两个。 因而,攻城集团中原山东兵团部队虽占多数,但并不是攻城集团的全部。 8月31日,粟裕与谭震林、陈士榘联合署名将作战部署上报毛泽东,攻城战斗,拟定于9月16日开始。毛泽东于9月2日复电说,“完全同意”他们“所提攻济及打援之整个部署”。 得到最高统帅部的认可,粟裕当天便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名义,正式签发了华东野战军济徐作战(即攻济打援战役)预备命令。 命令中,他指定攻城集团由原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山东兵团副司令员王建安统一指挥,阻援集团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统一指挥,打援集团则由华野总司令部直接指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