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红运。如万历四十二年(1614)明神宗时,将其神位晋级为“协天护 国忠义帝”,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敕封令下,“关帝庙宇遍海宇,一村一社处处有之,虽塞垣边障,祠宇亦多”,甚至此风刮进宫廷,明天启年间(1621-1627),“宫中竖关帝像二尊,一大一小”。 清代推崇关羽更是卖力,究其原因,似与清之立国有关。清太祖努尔哈赤是个《三国演义》迷,从中学到不少兵法与韬略,在统一关外的战争中,努尔哈赤所率领的旗兵几乎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为了神化自己,把人为的胜利因素涂上了一层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神秘色彩,说成得到关羽神佑。顺治九年(1652)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封为“忠义神勇关圣大帝”,乾隆三十四年(1769)敕封为“灵佑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从此,关羽被抬到武圣的高度,所立的武庙与孔子的文 庙比肩。 既然关羽之“义”是封建统治者吹捧出来的,为什么民间也奉行不悖呢?这当与唐宋直至明清时代的社会组织变化有关。《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关羽同刘备曾“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小说据此衍化出一系列的义举,如桃园三结义、千里走 单骑、义释曹孟德等。清初毛宗岗更是对此推崇备至,认为关羽“报主之志坚”,“酬恩之义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究其原因,与社会的深刻变化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