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夫——此人在苏联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火箭式干部,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也特别看重王明这样的人,也把他变成他自己一样的火箭式干部。此人1901年生,是否参加过十月革命,是个问题。但他是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毕业的,1925年24岁竟立即被任命为莫斯科中山大学副校长,难解其中奥秘。1927年,老资格和老名流的校长拉狄克因追随托洛茨基被放逐到西伯利亚后,米夫即升任校长、共产国际东方部副主任等。这样一个人,除了几句书本知识之外,能懂得什么东方、西方?1931年1月来上海。支持王明等人突然要求召开中共四中全会,并由他一手控制“选举”王明等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等、主要权力完全控制在王明、博古手中,一个时期,中共中央也被控制在这个米夫的手中。此人似乎始终得势的样子,1936年又任东方大学校长、殖民地问题研究所所长等,但他在1939年仍然被杀了。以上简历,(辞海》《外国人名辞典》等书中均有,却未谈处死问题,但米夫被处死,旱已是人所共知的事。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布哈林——本名单中只有布哈林及拉狄克二人未到过中国,但他们同中国革命的关系都很深,所以提拉狄克同时,也不能不提到布哈林。如上所述,拉狄克既是共产国际的东方部主任,也是国际书记,又是主席团成员),又从1925年起即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联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国问题的会议,他是固定的出席者和议题提出者。布哈林在共产国际中名义上是第二位人物,第一位是主席季诺维也夫,但季氏的本职是列宁格勒市兼列宁格勒州委的主要负责人,又是联共政治局内前两三名的重要委员,并不能拿出多大精力去管共产国际的工作,因此,布哈林实际上一直是国际最主要的人物,也可以说,季诺维也夫、布哈林、拉狄克三人是20年代上半期由苏共中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央政治局派出主待共产国际工作的主要人物,其真正的核心人物则是布哈林。当然他们以国际名义做出的任何重要决定和指示,都必须事先得到联共政治局的批准或者是联共中央决定后再拿到共产国际去贯彻,国际成立后,历次关于国际形势,共产国际纲领等问题也大多由布哈林出面作主题报告当然,事实上是代表联共中央政治局作报告。而布哈林在列宁逝世后一直是斯大林的合作者和拥护者,因此,所谓共产国际实际县由斯大林、布哈林二人在操作。另外,在《联共、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运动》文件集上,有一些文件的题目上都有“共产国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