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赑屃,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第八儿是负屃: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 么子是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青龙的传说 青龙湖 古时候,在安丘城北郊的聚凤山附近,有一个偌大的湮子,深不见底,无论旱涝常年不干,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岸边奇石矗立,峭壁悬崖上长满珍花异草,蔓生植物瀑布般地垂向水面,人们叫这个湮子为青龙湖。传说湖里潜卧着一条巨大的青龙。提起这个青龙,还得从聚凤山说起哩。 很久以前,聚凤山这座宝山上常年都有凤凰聚集、栖息,给这方人民带来了福气。这事被东海龙王的大公子青龙知道了。这条青龙颀长雄伟,法力高强,心地善良,向往吉祥和幸福。青龙听人家说过这凤凰聚居地,又听说那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湖泊,便动了心,他想,那个去处一定无比美好,再说,有了凤,再有龙,更呈现吉祥嘛,自己要是到那个新天地去生活、居住,该多好哇。正在考虑当儿,有一天,他突然听说聚凤山以东的汶河口,有两个妖物作怪,一个是独角蛟,它率领鱼鳖虾蟹打着灯笼,领着洪水冲坏村庄和农田;一个是泥鳅精,它千年得道,常常张开血盆大口呵住天空,把阳光雨露挡住,使农民没有收成;它们又狼狈为奸,破坏凤凰聚会。青龙听后怒从心起,他来到父亲面前,向父亲请求去聚凤山。东海龙王一听大怒,圆瞪双目,破口大骂儿子道:“本想我老了让你世袭龙王王位,可你,这混帐东西胸无大志,还想游龙戏凤!”听父王说到这里,青龙委屈地流下眼泪,扑通一声跪下,仔细解释自己要去那里去除妖孽造福黎民的想法。龙王听到儿子说汶河口有妖的事,先是吃惊,接着担心起来:“那汶河口的妖怪你能对付得了吗?”“凭父王教给的武艺,我一定会战胜它们的!”青龙回答说。东海龙王见儿子已横下了心,只得同意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