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70年前党报关注河南灾荒 7个月发20余篇报道(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1943年1月19日的一篇题为《安塞农贷发放 多多照顾难民》的短消息,这是由两篇只有50多字的简讯组成的消息,但其中提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安塞县委号召全县党员热烈响应党中央及毛主席生产与学习的号召,并执行边区政府的关于发展农业的指示,切令各区党委,积极协助农贷工作。”

文敏说,当时的《解放日报》是当年的党中央机关报,因为当时的延安条件差,纸张等物资非常紧张,所以印刷数量不是很多,能留存下来的就更少了,所以特别珍贵。而这些记录当年河南大灾荒的报纸,作为一段史实的反映载体,也无形中提高了报纸本身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一篇报道牵出《大公报》停刊史实

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3月17日的报道———《河南灾情惨重(主) 渝各报痛切呼吁救济 大公报被罚停刊三天(副)》,其中转载了重庆《大公报》关于河南大灾荒的报道。而这篇转载又牵出当年《大公报》被停刊的一段史实。

据资料显示,基于当时的舆论环境,国内很少有报纸敢于报道河南大灾荒,勇于披露河南灾情的媒体,只有重庆的《大公报》、南阳《前锋报》等寥寥数家。《大公报》1943年2月1日发表了张高峰的通讯———《豫灾实录》(原名《饥饿的河南》),2月2日接着发表了总编辑王芸生写的社评《看重庆,念中原!》,质问国民党政府“不作为”,更将催逼灾民纳粮的官员比作“石壕吏”。蒋介石对此勃然大怒,认为《大公报》是“危言耸听,有碍抗战”。当天即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勒令《大公报》停刊3天以示惩戒。

这段史实显示出当年我党与国民党对于人们遭受苦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作为,也更加清晰地反映了我党不管在什么时候对于人民的疾苦都是最关注,并且以最大能力提供帮助的优良传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