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传统文化 >

九月九重阳节的传说与哪个人物有关?重阳节习俗(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胶泥活字印刷术闻名世界,但是中国在间谍史上的“四大发明”估计知道的人很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四大发明”吧。

知己知彼:听瓮

我国两宋时期战争密集,间谍备受青睐,这可以说是一个谍战频繁的时代。听瓮的出现,成为间谍工具,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具体使用方法是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在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则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古人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瞎子来执行“听”任务。瞎子眼睛不行,但听力往往超强,据说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如在唐代,便出现了葫芦状枕头形窃听器,休息时将窃听器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到宋代时窃听器已相当实用,多功能窃听器“矢服”成为首选。另外,民间常用的窃听器还有“听管”,“隔墙有耳”就这么来的。

反切密码

十六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密码反切码。其原理与现代密电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却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它使用汉字注音方法中的“反切法”,进行编码。反切注音方法出现于东汉末年,是用两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切”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反切码”就是在这种反切拼音基础上发明的,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戚继光。戚继光还专门编了两首诗歌,作为“密码本”:一首是:“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另一首是:“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这两首诗歌是反切码全部秘密所在。取前一首中的前15个字的声母,依次分别编号1-15;取后一首36字韵母,顺序编号1-36。再将当时字音的八种声调,也按顺序编上号码1-8,形成完整的“反切码”体系。其使用方法是:如送回的情报上的密码有一串是5-25-2,对照声母编号5是“低”字,韵母歌编号25是“西”字,两字的声母和韵母合到一起了是di,对照声调是2,就可以切射出“敌”字。戚继光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八音字义便览》,作为训练情报人员、通信兵的专门教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