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扬州瘦马”真相:卖给大户人家做妾的女童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两年以前,我已拜读过简雄同样谈江南文化的《大户人家》,而与《大户人家》的抒情风格不同,这部《士风乍起》中的文章,很多都带有学院研究的气息,但又不是纯论文式的。为该书作序的苏大社会学院余同元教授将之评判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历史散文表达,于辞章、义理、考据的有机结合中,揭示出江南别样士风兴起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历史研究并非我所长。然而作为一个苏州人,我欣喜于借助该书填补若干对家乡人文认识中的空白。这部《士风乍起》的核心部分,我以为是第一卷《案上书》中的前三篇即《士风乍起》、《晚明风气》以及《士悦倾城》。它们联合起来,构成了作者眼中对“明清江南士林精神的一种解读”。“士”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名词。上古时它指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时为卿大夫的家臣;至春秋末年百“姓”涌起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精英分子的统称。“士”本可兼指文人与武人。但中国历史的流变,使得“武”士逐渐丧失其文化系统,沦为国家暴力符号或游离于主流秩序之外的“侠”、“盗”群体。而“文”士对政治的垄断,则使得中国在获得在数千年相对稳定局面的同时,丧失了进取和扩张之心。

该书所谈论的“士风”,并非文人于国家工作系统中所表现出的仪态,而是特指明清江南士人群体中所呈现的举止乖张、行为狂狷抑或隐逸绝世、沉醉山林等行状。即如书中所说,“活跃在江南的一大批狂狷之士,如王守仁、李梦阳、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徐渭等,从意识形态到日常生活,就已经明显形成了与道统相悖的品相”。放浪形骸、醉生梦死乃至“天子呼来不下船”的仪态早在阮籍、嵇康等魏晋文士身上已展露无遗,千余年后的江南才子们复辟古风的缘由何在呢?该书的观点是“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即“并不是底层概念上的‘活不下去’,而是试图要挣脱精神枷锁”。以此为认识基点,书中陆续引荐的数十位文人墨客便恍若齐齐穿越至忠义堂一般了。

明清江南“士风”酿成的特殊性又与经济密切相关。当时苏州堪称东南第一胜会,经济总量占到全国十分之一。以苏州为中心的整个江南(更包括扬州、徽州以及浙东宁绍地区)繁盛的经济活动激活了商人和妓女群体。商人对娼妓文化的消费推动妓女素养的提升,由此后者中的佼佼者(上厅行首)得以有能力慰藉失意或狂狷文人的心灵。在女色黏合剂的作用下,辗转形成了“士商相杂”的局面。而这一接驳的结果,即是大量文人在思想倾向上出现对主流道统的背叛,相约大跳“江南Style”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