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成语典故 >

同心同德的故事(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长城兴起于春秋战国时代,最初不仅是北方边境,战国群雄在中原多处屡有建造,如山东的齐长城,邯郸南部的赵长城,河南南阳的楚长城(方墙)。但是随着中原地区的统一,这些具有军事防御作用的设施便失去了存在价值以致消逝于历史长河。但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两千年来给中原农耕文明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北方长城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到了明朝更是达到顶峰。
    
    网络配图
    到了清朝,长城的修建被叫停,这一劳民伤财而又对中原王朝安全意义重大的超级工程最终成为了历史。清帝康熙更是说了这样一番“激动人心”的名言:“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这句话直白的意思是,长城什么的修了也白搭,人民才是根本,得民心者的天下。后世人有许多正因这一点而对康熙称赞不已,将其吹捧为“明君圣主”。然而历史的真相如何呢?今天笔者就用史实来谈一谈这个问题,清朝不修长城的真正原因并非自信而是心虚!
    首先大家肯定会有疑问,为什么秦、汉、明等朝代要大规模修造长城,而满清却不呢?这跟这些朝代的根本性质有关。秦汉、朱明这些朝代是汉人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其统治的核心乃至根本乃是中原农耕地区,这些王朝代表的是中原农耕文明的利益!而当时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劫掠,给中原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国防压力。纵然中原王朝强盛之时,由于游牧民族的高度机动性,使得中原大军有劲也使不着,纵然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无法彻底解决北方边患。而通过修建依山据险的万里长城,可以对游牧民族形成空间上的“隔离”,可以说:修长城的“守”在性价比上远远要比数十万大军的“攻”来的划算,这是中原汉人现实主义的智慧使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