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一场朗诵会在山西举行。雷抒雁将其命名为“激情三十年”——起点依旧是那个孕育伟大变革的时代开端。 令雷抒雁诗情澎湃的30年,不是年轮的切片,不是沙石的累积。30年,对雷抒雁而言,格外翻天覆地、五味杂陈,“过去的30年,对于中国,对于中国的每个普通的公民来说,都是最重要和最了不起的年代。” 从1979年的《小草在歌唱》,到1991年访问前苏联的《泥泞》、1999年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创作的《十月,祖国!不只是十月》再到2008年面对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劫难,他写下了《冰雪之劫:战歌与颂歌》以及《悲回风:哀悼日》、《生命之花:毁灭与新生》,2012年11月,我们读到了诗人的新作——《为你祈福!神话的土地》……在每个重大的历史关头,他从未缺席,将一腔热血献给“我满面红光的祖国”,献给“我候鸟般辛劳的弟兄”。 许多读者喜欢雷抒雁,不仅是因为他的诗,更是他始终如一的文化立场、历史判断和批评精神。 在《水淫》、《木妖》、《奢床》中,雷抒雁揭开人类文化的温情面纱,让人看到蠕动于黑暗中的奢侈和荒淫的蛆虫。在《饥饿是什么滋味》中,他用简短的笔触,挖掘出饥饿背后的历史根由。在《人民的仆人》中,他批评自诩“人民公仆”的人,是代价最昂贵的“人民仆人”。在《忒弥斯的天平》中,他呼唤公平与公正。 2013年1月16日,病榻之上,雷抒雁最后一次执笔,一篇《写给二十年以后的自己》,亦成为诗人的绝唱。“二十年,不能算太长的时间,但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已不可轻易言短……今天,我们全民族正在努力完成一个‘中国梦’。这正是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一个梦想。亲爱的,二十年后这封信我希望你能有幸收到。” 而今斯人已逝,他再也无法收到这封寄往未来的书信,但从诗一般的词句中,我们依然体悟到一种平和豁达的心境,一身家国情怀的担当,一份饱含深情的憧憬。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我们今天追悼雷抒雁,回忆当代中国诗歌曾经的辉煌,同时也召唤信念和激情的回归。”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说:很多人认为雷抒雁的抒情长诗是颂歌,我却认为那其实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 网友们说:“用自己的一生来充实大家精神后花园的人值得尊敬。”“别了,西去的路上,还会有诗,还会有歌唱。”“30多年过去了,我仍能记住他的诗。” 是的,诗人虽然远行,但他的诗作依然响彻在人民的心中。 (责任编辑:admin) |